這幾個月來,「革命」這個字眼在媒體、臉書、人們的討論中出現的次數,可能超過過去一、二十年的總和。
那麼多人討論革命,實在是很微妙的一件事。在過去,革命這字眼總是或多或少帶點暴力血腥的色彩,聞革命而不色變的可以算是膽識過人。消費社會降臨以後,革命這詞的意思大不相同了,或者也可以說「水多了」,廠商出支新手機也可以說是掀起一波通訊革命,心靈導師推出一系列新課程是靈魂革命,把老師講課內容錄下來放到網路上則是教育革命。
那麼,25萬人上街頭之後,大家口中的革命,指的是什麼?比較接近前者還是後者呢?我相信多數人口中講的革命,比較接近是希望馬總統或是執政黨下臺的意思。
問題在於,如果這真的是多數人想要的,那罷免總統也就可以了,現有的制度也能做得到,但這並不是真的革命。革命是想建立一個有別於現況的社會體制,像共產革命,宣稱共有產權優於私有產權,人人各盡其能各取所需優於資本家壟斷資源的分配等等。
近期臺灣雖然也有文林苑都更、苗栗大埔事件,我們也有貧富差距加大、年輕人收入低薪化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做個調查,問臺灣人現下是否期待一場社會主義式的革命、一輪翻天覆地的改造,我相信多數人一定會說,不不不,不是這樣的革命。
這也是所有的問題癥結之所在。白衫軍運動的目標模糊,幾年前轟轟烈烈的占領華爾街運動也同樣不清楚。或曰打倒資本主義,但是資本主義早已成為所有說不清楚的事情的代名詞。就算我們勉強接受了打倒資本主義的說法,資本主義之後會是什麼,一樣一片模糊不清。
對當下的處境不滿,是很多人共同的心聲。人們認為必須做出改變,未來必須有所不同,但是究竟要怎麼個有別於法,卻沒有人說得上來。當代期待變革的人最大的困境是,無能為力提出一個值得想望的革命後世界。
為何我們失去了這樣的想像能力?共產集團的垮臺,粉碎了絕大多數人對根本性社會制度變革的幻想與夢想;當代問題的高度複雜性,讓我們根本無從理解其因果與來龍去脈,更遑論要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想想,兩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已經過了這麼多年,有多少人能真正參透這兩場讓很多人受傷甚深的危機的成因與本質為何?);代議政治每隔幾年一次的嘉年華會盛宴,掩蓋了多數時刻的民主失能。
正因為如此,社會的躁動不安,似乎也只能消耗在一場又一場大家相互取暖的聲援造勢場合,但仍找不到出路,苦悶也就成為必然的結局。
一位我很尊敬的前輩說,要多讀書,才能發揮思想的力量。這樣浮躁的時代,這樣的建言顯得很古典,卻也是最簡單而深刻的建言,如果我們真心期待一個有別於現在,但也還不知道是什麼的革命或不革命後的世界。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18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2
2024-11-14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