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狂襲全球,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產業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美國先是金融業,現在的範圍則是牽連到汽車業,在臺灣則是由DRAM產業最先響起警報聲。金融保險、汽車製造、高科技製造這些產業由於規模龐大,投資者、雇用人數眾多,一旦資金告急宣告倒閉,對於社會可能會產生不少的負面連鎖效應,因此政府應否出手相助的聲音就會開始出現。

多數人探討這個問題的方式,都是著眼於政府應不應該介入市場,以及該用什麼方法介入。這些問題當然很關鍵,但是在我看來,要討論這些問題以前,我們應該先進行「歷史性」的察考,看看這個政府先前的「前科」究竟如何。如果這個政府的作為是具有「精神分裂」性格的,我們就不得不懷疑政府救市的正當性,而應該給予更嚴密的監督。

當一個國家的政府說,這個產業不得不救,因為這個產業雇用了很多員工,一旦倒閉,將會有許多家庭的生計出現問題,這樣的理由似乎相當冠冕堂皇,提出反對聲音的人,就是不顧廣大無辜民眾的生計,因此,很少有人甘冒「政治不正確」的風險出言加以反對。

但是我們在支持這樣的論述之前,我們得先檢視,這一個政府先前是否重視勞工的權益,是否支持勞工失業補助,是否優先找高所得者課稅。答案如果是否定的話,我們就不免要問,拒絕「直接」幫助勞動者,卻高唱「間接」拯救勞動者的重要性,這豈不是一套相當奇怪的邏輯?

政府救產業的社會公平性也很值得斟酌。根據報章媒體的報導,臺灣的DRAM業者希望政府如果出手相助,適當的做法是協助業者取得銀行融資而非由政府出資入股。DRAM業者為何希望「借款」,而不是「投資」呢?從廠商自利的角度,我們可以合理推論,廠商認為在景氣最谷底的狀況下新增股東,將稀釋其股東權益,而且在未來將有可能由政府取得經營的主導權,這是他們所不願意冒的「風險」。而向銀行融資雖然必須付出利息成本,但是營運的風險卻轉由銀行承擔,未來如果市況好轉,獲利卻是由業者所獨享。

政府如果強勢介入銀行融資企業的事務,需款孔急的企業當然會因此獲益,投資者和員工多少也能「雨露均霑」,但是這公司如果最後仍不幸倒閉,受害的卻是銀行以及銀行的員工與投資者。將風險由DRAM業者、員工及其投資人,移轉給銀行業者、員工及其投資人,這又豈是一國之政府應該做的事?

另一方面,如果由政府花錢進行直接投資,其道理其實也相同,只不過是將風險移轉給政府以及納稅人。還有另外一個更難以回答的問題在於,救了DRAM產業,那麼其他也有相同困境的產業要不要救?為何大公司才值得救,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卻無人聞問?

政府救市行動需審慎的根本原因在於,救市的因果損益往往比我們想像中的要來得複雜許多。我們需要特別小心的,則是那些以人民之名,實則劫貧濟富的救市行動。

作者簡介:
王盈勛─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曾在科技財經雜誌任職,擔任過鄉下第四臺的節目部經理,現為淡江大學資訊傳播系助理教授,擁有政治大學科技管理博士、英國Brunel大學傳播與科技碩士學位,著作包括《世界是斜的》、《微軟生存之戰》及《白話數位經濟》等書。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