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朋友跟我說,當前的社會、公司,還有那些豬頭老闆的所作所為讓他們感到憤怒,為什麼總是有人做一些看起來像是錯誤的事情?我不喜歡管別人的情緒,因為人在生氣的當下講的話、做的事情都不客觀,難免會變成鑽牛角尖,總是揪著一兩件小事情梗在心上。前幾天我在漫畫裡面看到了一句話:「憤怒其實是顯示自己的無能。」雖然這個話講得很激烈,但是仔細想想也沒錯,光是生氣有用嗎?
有個脾氣很差的朋友,年輕的時候他的主管就建議過他要好好認真治療自己這個毛病,但是這個朋友就是年輕氣盛,多年之後他有了成就,跑回去找自己的主管說:「你告訴我脾氣不好就不會成功,你看我現在不是成功了嗎?」他的主管也已經是大公司的高層了,只是笑笑地回答他一句話:「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不要亂生無謂的脾氣,會不會更有成就呢?」當他轉述這段話跟我分享時,也是他事業栽了個大跟斗的時候;那時候他才了解到,地球是圓的,你對別人生氣、對事情生氣,結果就是得罪別人、搞砸事情,自己不但不快樂,最後還有可能拖垮自己的事業。
有一次跟一個號稱Top sales的朋友在一起,突然間他接到了客戶的電話,劈頭就是不客氣的亂罵,然後要我朋友立刻過去處理事情。
那個朋友一直陪不是,掛完電話就馬上要去客戶那邊。我很驚訝地問他:難道你不生氣嗎?換成是我就不能接受這種被當成奴才的感覺。他告訴我,他也想生氣,但是如果生氣的話,就沒有生意,那有什麼用?冷靜下來才能解決問題,也才能真正贏得客戶的尊敬。
我一直以為,別人對我們的尊敬是因為我們擺出一付「凜然不可侵犯」的態勢,要用生氣與抗議來宣告領土與權利。但是這樣真的贏得尊敬了嗎?然而,從務實的角度來看,這樣做真的很「虛」,那只是我覺得自己了不起,別人只是因為有風度才不跟我計較。
「不是不能生氣,」當我跟一個成功的長輩分享我的經驗時,他說,「但是不能超過5分鐘」。人生難免會有最糟糕的日子,這個時候怎樣生氣都沒有用,怨恨自己的命運、咒罵別人的無情,就跟閩南語說的「狗在吠火車」一樣,是徹徹底底沒有用的做法。中華職棒兄弟象隊的「恰恰」彭政閔,一直是國內棒壇的好手,但他曾經因為一時的憤怒,用手捶球員休息室的電箱,造成手部骨折,差點斷送了自己的職棒生涯。我們在憤怒的時候,難免做出懊悔一生的事情,說出永遠無法抹去的惡言惡語,這些只會造成傷害的事情,只要一次就可能會把所有努力都搞砸!
人非聖賢,誰有辦法冷眼超然地看待每一件事情呢?但是胡亂發洩情緒,大大生氣之後,我們會不會後悔呢?有一次聽演講,講者分享了一句話:「成功與失敗的差別,在於一個不作會後悔的事,另一個總是做了才來後悔。」或許我們不企求人生要成功,就算只是想要安身立命,也應該少做一些會後悔的事情吧?盛怒之下的決定,總都是會帶來後悔。如果我們往大處著眼,拉高層次來看事情,會發現這些讓人不愉快的事情,只不過是人生的一瞬,要讓它過去,還是帶著過一輩子,就是個人的智慧了。
我們談的並不是哲學的問題,不管生氣與否,日子總是得過,工作還是要做,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就決定於我們對於眼前的事情所下的判斷與決定。生氣不會讓糟糕的事情變好,只會讓僵局更僵、壞事更壞。當我們用心來冷靜客觀地看待問題,想著如何讓這些狗屁事情變好,有著積極正向的思考,就能讓壞事不那麼壞,甚至漸漸好轉。相信自己有能力讓事情變好,就不會那麼容易發脾氣,不會覺得自己無能,就有機會把事情解決。
有個朋友告訴我,管理不用看書,也不需要有什麼學問,凡事就是罵罵罵就好。不生氣,就會被別人看扁;做好好先生,就帶不動屬下。這樣的管理其實不是很好,我認為合理的要求不是生氣,而是對彼此都好的一種約束與紀律,不一定是罵,但是該講的話要講。
生氣有些時候是一種工具,用來界定溝通的方式。例如最近我常看到報紙寫,跟經營之神王永慶講話,如果言之無物或沒有根據,他就會生氣,這就是一種溝通,明白表示他對於發言者的要求。但是這不算情緒化,因為他不希望別人錯誤的資訊浪費彼此寶貴的時間。
空轉與原地踏步是大家最害怕的事情,只要能持續前進,就算再微小的距離,也能讓人產生希望與勇氣。或許我們可以想想看,自己在面對大事小事,還有別人的輕蔑、指責、質疑時,用什麼樣的態度才能達到我們要的目的?交相指責有用嗎?還是務實地撇開情緒,認真做該做的事情,拿事實證明來反駁對方的耍嘴皮子呢?
有時間生氣不如拿這個時間來想該怎樣解決問題。如果我們總是抬頭看著遠方,想著該怎樣到達目的地,就會發現,生氣只不過在拿石頭砸自己的腳而已。
作者簡介:
王盈勛─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曾在科技財經雜誌任職,擔任過鄉下第四臺的節目部經理,現為淡江大學資訊傳播系助理教授,擁有政治大學科技管理博士、英國Brunel大學傳播與科技碩士學位,著作包括《世界是斜的》、《微軟生存之戰》及《白話數位經濟》等書。
熱門新聞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