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大學生在自由廣場集結抗議,希望政府能取消集會遊行法,引發了社會正反兩面不同的意見與評價。社會輿論都將焦點放在學生的訴求,以及相關的花邊新聞點滴上頭。這其中鮮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在發起抗議的這一群師生當中,從發起人、參與者到聲援的學者,以「社會學」相關系所的師生為最多。
為何念社會學的人,最熱中以社會運動的形式來表達意見呢?
這個事件所得出的觀察,我得先交代一下,所謂「最多」是指相對於什麼而言。在臺灣,眾所周知的是,參與政治體系運作的人當中,以法律系畢業生占了最大多數(特別是臺灣大學法律系)。除了前任正副元首,今年參與總統選舉的四位候選人之中,就有三位畢業於臺大法律系,現任在野黨黨主席,同樣也畢業於臺大法律系。如果說我們的政府體制已經被法律系畢業生給「把持」,應該也不算太過份。
而另外一個極端,則是商管和理工科系的畢業生,涉入政治領域的人相對有限,這些人就算參與政治,多半也是因為擔任技術官僚或是專業領域表現傑出,然後才被拔擢擔任政治性的職務,他們本身鮮少透過選舉或是參與黨務來取得政治職位。
念社會學的人,看政治的角度相當不同。他們似乎不熱中於參與選舉或是擔任公職,但是他們同樣也不至於、也不認同對於政治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
念社會學的人的確關心、參與政治,但是卻不是以汲汲營營參與政治權力的爭奪為其目標,這樣的超然不群的風骨,對社會學家而言似乎才是真正展現了其「理想性」。或許也正是這個原因,讓街頭成為社會學家心目中理想的「戰場」,既展現他們的政治參與企圖,又明白表示不是為了某種的個人利益。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寇斯(Ronald Harry Coase)曾經寫過一篇相當有趣的文章叫「商品市場與觀念市場」(The market for goods and the market for ideas)。
寇斯在這篇文章中指出,學院的人經常有一種相當奇怪的兩面性──主張言論自由不容一絲一毫的政府管制,否則就是侵害人權、侵害言論自由;但是一旦談到商品市場,卻是管制越多越好,否則就會侵害到消費者的權益。
寇斯認為,這些學者之所以這麼主張,當然都會有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在他看來,也不過是學院中人「自利」(self-interest)原則的一種展現罷了。
寇斯指出,學者不要政府管言論市場,因為言論市場是學者自己的市場,管制越多對他們越不利;商品市場卻是「他人」的市場,管制越多對他們越有利,因為他們經常正是制訂管制方法的人。
寇斯的文章告訴我們的是,經濟學上所謂的「自利」,並不是指你做所有的事情都只是為了貨幣形式的「錢」,而是從你的本位主義來思考,追求對自己最有利的事情,甚至這樣的自利思維,是連我們自己都不曾察覺的。
社會學家為何最熱中於社會運動?因為從他們自身的訓練,從他們在不同學門間所處的相對位置來看,從事社會運動是最符合他們自身位置的理性而「自利」的行為。
作者簡介:
王盈勛─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曾在科技財經雜誌任職,擔任過鄉下第四臺的節目部經理,現為淡江大學資訊傳播系助理教授,擁有政治大學科技管理博士、英國Brunel大學傳播與科技碩士學位,著作包括《世界是斜的》、《微軟生存之戰》及《白話數位經濟》等書。
熱門新聞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