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科技製造業紛紛傳出裁員關廠,大家看似各方面都很慘,其實不盡然。有一些企業,由於訂單減少,採購成本因而降低了,而他們的應收帳款中很多是三個月前訂單的貨款,收入的降低比支出來得慢,這些製造業者其實比正常時期擁有更多現金。
但是,這些業者不只是擔心景氣低迷,他們更關心這不景氣的時間要持續多久。所以,這些業者雖擁有高額現金,他們還是紛紛裁員關廠,緊縮各項支出,希望能延長企業承受虧損的時間,支撐到景氣回升的時刻。
但是,我認為這種比氣長的作法,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反而讓企業更快走向終點。這些累積現金等待景氣的企業,沒有發現生存條件已經改變,企業舊有的獲利方法已無法在新環境下獲得競爭力,他們終究會被淘汰。
為何無法生存,我用淹水的例子來比喻。臺北市海拔六公尺,如果海平面上升到十公尺,臺北市開始淹水,怎麼逃命?只有三種人可以存活。
第一種,住在高處的人能夠存活。只要住在水淹不到的地方,就不會受到危害。第二種,擁有救生圈的人也可以存活。這種人雖然有半身淹沒在水中,但是他們的頭還露在水面上,能夠呼吸就可以存活。
第三種人則是全身都被水淹沒了,只能比肺活量。誰的肺活量大,誰就活得久。這種人想盡辦法,憋住呼吸、找更多氧氣瓶等。他們相信只要撐到水退了,就能夠存活。
如果水不退,這塊地永遠變成湖泊。住在高處的人不受影響,有救生圈的人也能存活。但是,第三種人無法活下來,不論他們的肺活量再大,終究還是會耗盡氧氣而溺斃。
其實還有第四種方法可以存活,只要你變成魚、變成青蛙,即使全身都淹沒在水底下,還是可以生存下來。環境改變了,只要變成另一種可以適應環境的物種,就可以存活,這就是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道理。
不景氣的現象就像是淹水,有競爭力的企業住在高處,能夠不受景氣波動的影響。另外,具特殊競爭力或因投資分散而有賺錢事業的企業,是屬於第二種人,他們還有救生圈可依賴。只有第三種人,不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就無法生存。
物種突變需數十萬年,但是企業透過投資,可以在短短幾年內轉型。臺灣的成衣製造業就是最好借鏡。勞力密集的成衣業,股價往往比資本密集的織布業或技術密集的染整業來得高。
這些成衣業者進行了企業轉型,例如聚陽實業等,利用不同地區各自不同的條件,透過一個建立在IT上的神經中樞來指揮各地工廠,形成全球化的虛擬團隊,產生了新的競爭優勢。
新的環境條件,例如運輸成本降低、溝通協調成本降低,讓成衣業可以透過全球運籌來獲利,在臺灣人力成本昂貴的時代中生存下來。
為了因應油價高漲所衍生的運輸成本,很多歐美的品牌商最近開始要求供應商採取近岸生產模式(Nearshore),將最後一道製造手續,改由位於品牌商鄰近國家的工廠來加工,縮短交貨距離,降低運籌成本。
2008年每桶高達150美元的油價,正是一個不可逆的新條件,油價變動成本將會成為品牌商下訂單的新考量。對運籌成本高的電子業而言,必須向成衣業者學習轉型方法,而非死抱著現金比氣長。業競天擇,只有適應者,才能生存。口述⊙范錚強,整理⊙王宏仁
作者簡介:
范錚強-中央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曾任國立中央大學資管系主任多年,任內創立資管所碩士班,曾應邀到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任客座教授。學術方面,擔任過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以及第三、四屆理事長。范教授長期擔任多項政府專案審查人,包括經濟部軟五計畫、ABCDE計畫、企業體系電子化計畫、商業體系電子化計畫、物流運籌業電子化計畫、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旗艦計畫等。
熱門新聞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