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低迷,全球企業大幅縮減IT預算,早已不是新聞;裁員減薪之必要,也成了科技業員工「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一通寥寥數字的簡訊、一幅掛在公司門口的簡陋看板,都能輕易將人們的工作權宣判死刑。
臺灣企業大刀闊斧精簡人事,近幾年鋒頭最健的鴻海集團也不例外,董事長郭台銘甚至將企業比喻為人體,認為裁員是「必然的淘汰換新」,宛如人體的「新陳代謝」。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也表示,這一波金融海嘯直逼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長榮集團將更加保守,樽節成本以度難關。
歲寒濁世中,獨見科技製造業龍頭廣達(Quanta)鶴立雞群,大舉招兵買馬,總裁林百里並曾公開表示,廣達徵才就像他買畫一樣,「並沒有預算上限」。
儘管廣達雪中送暖,畢竟僧多粥少,大環境依舊悲觀。為防失業人口遽增,引發社會問題,政府跳出來宣導「愛心企業」,遊說公司行號響應不裁員政策。然而站在業主的立場,一邊是入不敷出的資產負債表,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員工,雙方生存空間的拉鋸,真箇是左右為難!沒有財源,只好裁員;無論政府、企業及個人,都在為這個問題頭痛。究竟怎樣的措施,才能對產業及勞工的前景帶來建設性的影響?
企業思索永續經營及未來發展策略時,不妨以哈佛教授羅伯‧柯普蘭(Robert Kaplan)與諾頓研究所執行長大衛‧諾頓(David Norton)共同研發的「平衡計分卡」為框架。「平衡計分卡」旨在將公司的使命與策略,轉化為具體的目標與績效量度,衡量構面有四:財務(financial)、顧客(customer)、內部流程(internal process)、學習與成長(learning and growth)。
股市欲振乏力,企業財務報表多數慘澹;無論下游廠商對產品和服務滿不滿意,隨著消費者荷包縮水,也只能減量抽單。因此,探討股東及客戶觀感的「財務」及「顧客」兩大構面,相對缺乏用武之地。反倒是「內部流程」及「學習與成長」,值得企業趁著這段景氣急凍的冰河期,進一步思考這兩個向度的發揮空間。尤其在生產力驟降、人員過剩之際,企業應正視「人是最重要的資產」,適時投資員工的學習與成長,為景氣回春做好準備。
以IBM為例,1930年代的景氣危機中,IBM逆勢操作,成立了第一間研究實驗室,引進R&D人才,以便在經濟復甦時,馬上掌握市場脈動。再看日本,10年泡沫經濟的教訓讓他們認清:要在景氣壓力下擁有長期優勢,除了採取特殊手段,亦需預先鋪設未來出路。日本連鎖業除了嚴控成本、加強研發,更從教育訓練著手,積極培育菁英,激勵店長彈性發展出從前沒發掘的經營潛力,固化永續經營的體質。
許多員工被迫離職,其實無關能力高低、付出多寡,而是經濟實在太差,非戰之罪。改變不了環境,只好改變自己,從心態調整起,利用天上掉下來的多餘時間,提升自己的被利用價值,以免重返職場時與社會脫節。根據104人力銀行2009年1月的最新調查,「即將放無薪假的上班族」受訪者中,有20.2%的人打算「利用時間考證照」,19%的人將「準備公職考試」,不少人也表示將藉機「運動養生」並「尋找創業商機」,都是樂觀面對挫折的正面態度。
為支持執行「無薪假」的企業協助員工在職進修,行政院勞委會推出「充電加值計畫」,補助企業的「訓練費用」及學員的「受訓津貼」。國科會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則提出,裁員、無薪假造成大量「閒置人力」,政府可參照「消費券」模式,發放「教育券」,讓民眾持教育券進修,或針對個人教育訓練的相關支出,提供減稅優惠。
人人都在對抗不景氣,順利熬過的關鍵,便在於能否沉得住氣,將閒置資源進行有效運用,醞釀經濟回升時的競爭力。
作者簡介:
曹承礎─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兼副院長
美國伊利諾大學電腦科學博士。曾任職於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曾擔任臺大EMBA執行長與 Global MBA總召集人,及臺大資訊管理系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
熱門新聞
2025-01-26
2024-04-24
2025-01-25
2025-01-26
2025-01-24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