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自由主義的信徒,經常用一個笑話來消遣目前相當火紅的「凱因斯主義」:政府為了要解決景氣蕭條時期的失業問題,可以花錢聘用失業者,將他們分成兩組,一組負責挖洞,另外一組則是將挖好的洞填回去──雙倍的公共支出,既創造了經濟成長率,又降低了失業率,堪稱是「雙贏策略」。

經濟自由主義者用這麼誇張的手法,來諷刺政府用擴大公共支出救失業的枉然,當然不免帶有意識型態之爭的色彩。但是這樣的例子卻也點出了,政府想要在短時間內拯救失業率所面臨的根本問題──失業率的數字或許好看了一些,完成的工作卻絕大多數是經濟效益很低的事情。

現在我們的各級政府為了搶救失業危機所創造、釋放出來的工作,像是撿狗屎、養豬、清掃街道、資料整理等等,雖然不及挖洞補洞之喻那樣徒勞無功的程度,「沒事找事做」的邏輯卻如出一轍。

在我看來,政府擴大公共支出,聘用更多的人,想辦法減少一些失業人口,這並非全然不可行之舉。只是,在創造哪些工作機會這件事情上頭,我們能否再多些想像力,多一點冒險精神?

既然政府在這個時間點的投資,明顯的是「不求回報、不顧效益」,我們何不把這樣的資源放在過去一直想做,卻又不敢做,或是一直沒有做好的事情上?

這類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我們的政府喊了很多年的「文化創意產業」。

比方說拍電影,大家知道是個高風險的行業,臺灣的電影產業萎靡不振也有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了。去年《海角七號》的爆紅,讓臺灣的電影產業似乎看見了那麼一絲希望,但是在當前的經濟景氣情況下,真正膽敢拿錢出來拍電影的人依舊少之又少。

去年臺灣的幾家DRAM廠商總計虧損超過千億元,把這筆錢拿來拍電影,可以拍兩千部《海角七號》。先前政府說要拿兩百億元協助大學畢業生重返校園,這些錢也夠拍四百部《海角七號》。

拍電影當然有風險,但是跟投資DRAM廠比起來,我相信血本無歸的可能性還低一些。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夠年產兩千四百部《海角七號》等級的電影,臺灣的電影就將徹徹底底是個「產業」了,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從美術、燈光、演員、行銷、發行等等,就會有人高度專業地來填補與滿足市場的需求。大學畢業生有兩百部電影可以讓他們來觀摩、參與並「從做中學」,保證比重回學校學習進修更有效益。

不過,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政府應該獨厚電影產業,同樣的邏輯也適用在發展軟體、遊戲、藝文、工藝、音樂、網路、多媒體等等我們認為是「臺灣的未來」的產業。既然我們不求立即的經濟效益上的回報,我們就應該更具有開創性與冒險精神,藉由公共投資指引臺灣未來產業的方向與目標。

挖洞又補洞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洞不該挖,而是我們挖這樣的洞,有沒有期待這樣的洞裡,有一天會湧出甜美的泉水?挖這些洞的人,是否學會了找尋與挖掘湧泉之洞的方法?

作者簡介:
王盈勛─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曾在科技財經雜誌任職,擔任過鄉下第四臺的節目部經理,現為淡江大學資訊傳播系助理教授,擁有政治大學科技管理博士、英國Brunel大學傳播與科技碩士學位,著作包括《世界是斜的》、《微軟生存之戰》及《白話數位經濟》等書。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