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曾經自問過:「這樣做對嗎?」或者「現在這樣做對嗎?」身為工程師,每天開門的三件事情就是「做,做,做」,負責管理職的工程師,差別只是將這三個字改成「決定誰做,請別人做,自己做」而已。從入行以來,我越來越困惑,到底「什麼才算做對呢?」,或者應該問,「現在怎樣才算做對呢?」

我遇過很多主管或者資深工程人員,經常抱怨不知道為什麼,以前做事情感覺起來都做對了,有人稱讚;現在做什麼事情好像都不對,老闆還是不滿意,事情總是沒完沒了,不知道盡頭在哪裡。有個業界的長輩告訴我:「是的,他們或許過去是對的,但是時代變化得比他們成長的速度還快,所以現在可能不對了!」換言之,現在做什麼事情都無法全部正確,只有副作用大小的分別。

幾年前發生的SARS,是人們歷史上沒有遇過的疾病,以前對的治療方式現在看起來不見得正確。現在我們又遭遇到史無前例的金融風暴,所有的經驗與招式一下子就失效了,沒有人有辦法說出怎樣做才對,因為我們正在寫歷史,答案只有在幾年之後才可能揭曉,但是到時候可能又得面臨另一個新的危機。要命的是,企業仍然要前進,工程師仍然要做點什麼事情,不然等到經濟萬一起飛了沒跟到,又變成了兩頭空。

既然要做,卻又不知道怎樣做才算對?依循過去的經驗有用嗎?古老的道理仍然是真理嗎?就算有人能回答,我想他心裡面也沒把握吧。

既然怎樣做都無法全對,就表示情況複雜到無法用人腦來分析,那麼至少要想辦法把問題縮小到我們能控制的範圍吧!用複雜的方法,解決不了複雜的事情。面對問題,可以考慮設定成「收斂」與「發散」這兩種狀態,作為判斷情況會「漸漸變好」與「漸漸變壞」的基準。

為了解決一件事情,需要去多做幾件事情,而這些事情又衍生出其他的事件,這樣子就是「發散」,任誰也做不完,這就像是滾一個雪球,越滾越大。所以我們應該要讓事情簡化、收歛,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用說的很容易,但怎樣才算是簡單呢?

企業之所以會無效率,或者無法獲利,表示其大多數的策略以當前環境變化的標準來看是不及格的。甚至有很多行為是在滾雪球,將複雜的事情更加複雜化,複雜到連風險都看不清楚了。這剛好是這一波金融風暴的真正原因,衍生性金融產品複雜到連最優秀的頭腦都弄糊塗了!

我有個學長說,他認為大禹治水的故事害了中國人幾千年!「故事的結尾告訴我們,解決事情不能用防堵,只能用疏導。」學長說,「但是偏偏經營的道理不是這樣,防堵水,它仍然會找地方流;防堵問題的發散,問題就會在可控制的範圍,不舒服但可看到可控制!」

仔細想想,以前我都會私底下協助同仁寫一些程式,幫助他們工作更方便順利,我也覺得自己有幫到公司,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我曾經被自己的主管批評說,我在製造管理的死角,那些現有系統不能做的事情有它不能做的道理,如果IT部門說不行,這件事情就會回歸到現有的系統或ERP裡面,被限制或者管制住了,但結果被我私下幫別人bypass了,埋下的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開。

對於企業,限制與管制是必要之惡,因為企業要有競爭力,就需要有紀律。要集中資源,就要減少漏洞。大家常常說,比的是誰犯錯少,而不是做對的事情多,因為只要犯一次錯,就能夠把幾年來做對的事情通通虧光了。

沒有公司是有意犯錯,都是因為忽視副作用的威力才導致問題的雪球越滾越大。環境與運氣搭配的時候,即使副作用高的決定,後果可能不會很嚴重;但是當環境變差或者倒楣的時候,我們寧可保守謹慎而不能躁進,選擇副作用在能控制範圍之內(不見得是數量上少的)的做法,因為前提是可控制,也就可以將災害限定在特定範圍之內,而不會形成恐怖的雪球。就像我寫的系統外掛程式,本來是想幫同仁提升效率,卻常常在同仁離職調職交接不清的時候,反而造成嚴重問題。

發散性的事情最好能在一開始就被堵住,否則每讓它通過一個關卡,就會複製出更多的資源需求。成功的企業文化會將個人的能力,定義在是否能「預先分析出」發散性的事件而加以控制,反而不會像我們以為的說,能同時處理很多事情就表示能力好,畢竟胳膊再強壯,也擋不住越滾越大的雪球;但是在雪球一開始只是小石頭的時候,任誰都可以輕易擋下來。

大環境好的時候,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先做了再說,原因是競爭需要搶時間。有人說,企業至少有30%的動作是沒有產出的,而這30%持續衍生出更多的內耗與停損。也就是說,新時代的cost down,不再只是物料與人力這種看得見的數字,更多的是防堵那些埋頭猛做的浪費。

作者簡介:
吳俊瑩-iThome電腦報技術主筆
交大電子工程系、臺大電機研究所、政大科技班畢業,身兼IT/電子技術顧問和某小型電子公司研發處長。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