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前媒體報載,環保署正在研擬清潔服務業的證照制度,未來從事打掃廁所等工作的清潔人員,將仿照一般技術士檢定,要取得認證才能執業,並依照職級以及專長,分為甲、乙、丙三級,並正名為「清潔技術人員」。環保署強調,清潔服務業證照的設立是為了提升掃廁所的品質。
多數媒體都用「趣味新聞」的方式來處理這一則訊息,但是我們不要忽略了,這是就業市場全面證照化趨勢的重要指標──連掃廁所都需要證照,那還有什麼是不需要證照的呢?
如果證照真如環保署所說,能夠提供「品質保證」,讓我們往後在公共場所上廁所,是充滿期待而非滿懷戒慎恐懼,那麼掃廁所要證照,當然沒什麼好反對的。問題是,證照制度真能解決廁所不乾淨的問題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正本清源,看看證照這種東西的根本價值與作用何在。
就我們一般人的常識所及,最早執行某些業務要求證照的行業,是像醫師、律師、會計師、建築師這些行業,可見我們的社會認為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最需要證照來加以鑑別其專業能力。這些行業共同的特色,是對專業知識的要求很高,這些專業知識一般消費者無從辨識起,而且一旦因為專業知識不足而出錯,社會將付出高昂的代價,像是出人命、房屋倒塌等等。證照在這些行業的作用,是在幫我們進行專業知識的把關工作,減少專業人員和消費者之間的知識不對稱問題。
後來另外一個大量倚賴證照的行業是IT產業。
IT產業需要證照的原因和前面幾個行業不盡相同,資訊管理工作沒做好,大體上還不到會「要人命」的地步(雖然有些老闆可能不這麼想)。IT產業需要證照,主要是因為要在短時間內鑑別專業人員的能力相當困難。當你要聘用一位程式設計師的時候,不看證照而是透過實地演練方式,來了解一位程式設計人員的實力,這當然不是做不到,只是很花時間罷了。證照提供的,是一個簡易的、快速的、標準的人才鑑別方式。有證照的人不一定最厲害,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具備最起碼的、符合規格的專業技術能力。
讓我們回頭來看掃廁所這件事。掃廁所仰不仰賴證照的這兩種功能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廁所再臭,應該還不至於致命(雖然有些人一定也不這麼想),要區分一個人有無掃廁所的能力,實戰測試可能比看證照還更有鑑別效果。更重要的是,我相信,能不能把廁所打掃乾淨,其實和技術能力高低的關連度不大,而是和工作者「有沒有心」把這件事做好比較有關係。而有沒有心,又豈是從證照的有無能看得出來的?
清潔服務業證照的唯一功能,或許是當清潔人員得到專業證書的那一刻,證書能夠激起他「我也是專業人員」的自我感覺良好,進而更加奮力打掃廁所的榮譽心。從這個角度來看,證照倒也不能算是無用。
證照鋪天蓋地而來,不只關乎掃廁所。最近我參與了一項研議,探討的是要不要針對行銷人才的專業能力來發展證照制度。初倡此議的人似乎並不覺得奇怪,不過,矛盾的是,證照所認證的是標準化、規格化的能力,行銷能力所期待的卻是突破規格、改變現狀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當一個人說他擁有一張想像力的證書,究竟是所指為何呢?
作者簡介:
王盈勛─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曾在科技財經雜誌任職,擔任過鄉下第四臺的節目部經理,現為淡江大學資訊傳播系助理教授,擁有政治大學科技管理博士、英國Brunel大學傳播與科技碩士學位,著作包括《世界是斜的》、《微軟生存之戰》及《白話數位經濟》等書。
熱門新聞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