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Yahoo!、紐約時報及台灣網路家庭等知名網路內容提供者(ICP)打出收費服務後,「付費」模式成為市場討論焦點,也有業者開始假設收費是引領網際網路下一波成長的重要動力。

已推出網路硬碟(WebHD)收費服務的網路家庭總經理李宏麟就表示,免費階段可以視為網路產業的試用期,它吸引了許多人進來嘗試網路,也成功了,但為了生存,不能一直處於試用期。

而網路產業還不是成熟產業,沒什麼事情不可能,也沒什麼事情是絕對正確,經營網路產業,這一、二年在心情上要稍安勿躁,在態度上則要絕對開放,只要正確的,就應該嘗試,勇敢改變。收費是網路產業未來幾年的大趨勢,應該朝這個方向來改變。擔心收費影響流量,衝擊現有大宗的廣告收入

但除了Yahoo!、網路家庭,其他業者多半沒有這股勇氣,能堅定地相信付費為網際網路產業所帶來的正向循環。原則上ICP都認同內容有價,但如果被問到「會不會推出收費服務?」,斷然回答Yes的則少之又少,目前表態在規劃收費內容的業者僅有新浪網、鉅亨網等。

104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甚至表示,對內容收費其實並不樂觀,不樂觀不代表沒機會,只是當資訊累積到有付費價值的時候,可能要好幾年的時間,但他擔心一般ICP沒有辦法維持那麼久。

.com能不能撐下去,其營運模式能不能不斷創造利潤是關鍵,過去用免費創造高流量,進而換取廣告,這樣的模型操作已久,廣告也成為目前.com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比重達9成以上。

收費服務對網際網路來說,是新的商業模式,但它又與過去的免費策略有衝突,因為一旦收費,流量必然下滑,首當其衝的是廣告收入,但收費市場不確定有多大,哪些服務能收到錢也不知道,能不能光靠收費服務就養活一家公司也是未知數?

一切都要像網路剛興起時,不斷摸索與嚐試,不同的是,因為資本市場的資金凍結,讓.com公司不再有本錢進行實驗,這是有些網路公司不願冒然嚐試收費的原因。

蕃薯藤副總經理吳國維就表示,網路使用者好像還沒有服務付費的觀念,Yahoo!拍賣服務一收費,流量馬上就流失,沒有了Pageview(網頁灠覽率),會影響廣告收入,但目前廣告還是最大利潤來源,收費可以是努力的目標,但仍要考慮會不會流失現有的收入?內容收費成功關鍵:資訊是否無可取代

另外,還要思考哪些服務是真正收得到錢?楊基寬認為,絕對有很多服務有機會收費,但要如何讓使用者相信,它的標準答案是要能解決uesr現在生活上的問題,內容收費有沒成功機會,判斷標準在於所提供的資訊是否無可取代。

但他以身為使用者的身份發言,卻不願意付錢買網路上的內容,因為不付費資訊來源也不會被切斷,他說:「ICP還沒讓自己的重要性提高到沒有他們我會很難受」,網路新聞並沒有創造出平面所無法提供的價值,無法說服消費者付費。

其他業者也有同樣的看法,吳國維指出,一定要是市場上沒有的服務才能收費,像電子郵件服務,現在有人提供50MB免費空間,如果實施付費後的收信空間沒有大於50MB,很難向使用者收到錢。也有業者採「加值服務」收費

不過,也有業者採取不從既有服務收費,而開發付費「加值服務」的做法。網路家庭入口網站副總蘇芸表示,網站花錢購置設備、開發服務都要成本,使用者要享有更好的服務,付費是必然的,因此,網站仍保有免費的服務,但服務升級就得付費,像WebHD有基本的10MB免費空間,若要增加到50MB的儲存空間,就得付費。

新浪網剛上任的大中華區事業聯盟副總裁張蒞政也指出,收費是一種防守動作,重要的是加值服務部分,新浪網不會針對單一服務收費,會用Boundle各種服務的方式。
面臨收費機制難題

另外,收費機制的成熟度也成為業者考量是否推出收費服務的重點。吳國維表示,廣告之所以成為媒體收入大宗,就是它的收費方式很辛苦,以前報費是要派員挨家挨戶的收取,網路內容的收費方式也面臨同樣問題。

目前市場上可選擇的收費機制不多,如果有網站經營電子商務,大概都會有付款闡道,蕃薯藤也不例外,但吳國維表示,在網路上收一筆錢,有5%至7%要分給銀行,如果不是單價高的商品,根本無利可圖,更遑論拿這套機制用在小額交易的資訊內容。

但要為內容收費開發新的付費機制,又不符合經濟效益,因為向網友收3毛錢得要花150元的成本,而目前付費市場又不大,成本不知如何回收。

付費模式會不會成功,無人敢論斷,但起碼在網路廣告之外挹注了新的收入,不過,要讓收費在網路上暢行無阻,的確有許多問題待克服,除了業者本身產品的獨特性,教育網友「使用者付費」也是重要任務,當消費者願意付費,收費方式又成另一項課題。無怪乎,大部份的業者並未對付費服務抱持太大希望,轉而尋求其他生存之道。

相關新聞:.com走向收費模式(一)資金斷層、網路廣告成長趨緩終結免費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