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Google、臉書、IBM等科技巨頭,一直以來有著明確AI戰略布局,反倒是,前幾年,外界對於微軟這家公司的印象,都還停留在發展行動與雲端業務,AI產品反而不是它的主打,就算擁有許多豐碩的AI研究成果,但一直以來,並沒有一個具體的AI戰略,直到去年,微軟喊出要做智慧雲與智慧邊緣(Intelligent Cloud &Intelligent Edge)的新戰略後,微軟的AI戰略才開始躍上檯面,甚至今年3月更展開組織大改造,全力聚焦AI、雲端與邊緣,吹響反攻企業AI的號角。
微軟AI發展起步早,許多產品更早就悄悄融入AI技術
其實微軟深耕AI早已多年,早從20多年前,就開始深入AI研究,不論是在物體偵測、語音識別、機器翻譯,或是自然語言理解技術方面,在最近幾年都有許多重大性的突破,例如,微軟研究院在2016年以96%的辨識率,刷新了圖片的物體識別新記錄,樹立了深度學習技術的新里程碑,隔年,又以低於5.1%的語音辨識錯誤率,幫助AI正式超越專業聽打記錄員。
今年1月,微軟的AI系統更在SQuAD問答測驗中打破人類記錄,史無前例拿下82.65的超高分,甚至3月時,微軟的機器翻譯技術更出現重大突破,使AI中翻英程度能夠媲美人類專業水準,一舉拿下69.9分,平均比專業譯者還多出1.3分。不僅如此,微軟也正努力讓AI能與人流利對話,或是能回答更複雜的問題,就像是人類那樣。
2014年出道的「微軟小冰」 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個當年發跡於微信上、會講中文的對話式聊天機器人,甚至比Google的Google Assiatant推出都還早, 才一推出,就引起廣大迴響,短短3天使用人數就超過150萬人。
現在,全球更有超過1億名的忠實用戶都是它的粉絲。 從剛開始只能文字溝通,到後來具備視覺辨識及聲音交流的感官能力,微軟小冰開始變更聰明,能做更多的事,不論是唱歌、寫詩、主持、採訪都難不倒它。 到了今年,它更可以像朋友一樣跟你聊天了。這些幕後技術都是來自AI。微軟悄悄展示它深厚的AI功底。
不僅如此,微軟的智慧語音助理Cortana,更將它的AI技術發揚光大。與微軟小冰同年推出的Cortana,開始將語音助理帶到Windows裝置上,不僅先後登陸Android與iOS兩大行動平臺,後來更進軍智慧家庭等裝置市場,去年全球使用人數也破億。
雖然就普及度來說,Cortana始終不及Google語音助理Google Assistant或蘋果的Siri。但微軟替它在企業市場找到新天地,近幾年更開始將它與自家產品整合,例如Office 365等,將Cortana變成是企業辦公室小助手,能幫忙安排或提醒待辦等事項。去年底,Cortana更正式進駐行動版Skype,讓Skype用戶可以文字向它詢問天氣、航班及股價等資訊。微軟用來挑戰Slack的企業協作、開會與通訊服務Microsoft Team,今年也將整合Cortana功能,能幫忙小組成員撥打視訊電話、或邀請他人加入會議等。
微軟Microsoft 365今年推出時,同樣也支援Cortana應用,甚至在這次的Build大會上,微軟更進一步讓Cortana開始能與亞馬遜的Alexa展開對話交流,共同合作完成使用者指示交辦的任務。例如,以Cortana查詢與友人用餐的地點後,再請Cortana呼喚Alexa幫忙叫車等。
除了上述以外,微軟過去幾年也逐步將AI技術融入自家的產品與服務中,例如,Office文書處理軟體等,讓這些產品更加具有智慧,甚至不斷推出新的AI功能或工具,來改善用戶體驗,只是微軟並沒有將這些技術對外公開,就算公開了,也沒有對外大肆張揚,而是被巧妙隱藏起來,成為幕後技術。
微軟默默耕耘AI多年,直到去年,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喊出了要做「智慧雲與智慧邊緣」的新戰略布局後,微軟的企業AI戰略,才正式浮出檯面,更一舉躍升為微軟Azure雲端主力,甚至今年3月微軟更展開組織大改造,並宣布將AI、雲端與邊緣,視為取代「行動優先、雲端至上」戰略的下一階段新方向,未來更要積極轉型,致力於將AI商品化,進而吹響反攻企業AI的號角。
要讓AI成為人人可用的一門技術
在今年的Build開發者大會上,Satya Nadella更表示,身為一家平臺、開發工具的大型企業,從長遠的戰略方向來看,未來要做的事,就是將過去多年AI研究累積的成果,變成人人可用的AI框架、工具及產品,讓開發者更容易將AI放進自己的應用當中,甚至更要讓各行各業都能用。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第一步,就是要讓AI通吃雲端和邊緣。」他這樣說。
所以不意外,今年Build大會上,微軟發布的眾多雲端產品和新服務,AI的身影隨處可見。微軟不只利用雲端AI搶攻企業,去年還開闢另一個新戰場,開始聚焦智慧邊緣應用。今年,微軟正式將雲端AI觸角,延伸到了智慧邊緣,推出第一個支援智慧邊緣的認知服務。並且還有更多支援相關應用的硬體裝置推出,如深度學習相機、無人機與Kinect體感裝置等,甚至還開源釋出Azure IoT Edge服務的Runtime程式碼,要讓智慧邊緣的能力,快速擴散到各種裝置或設備上,幫助它建立屬於自己的智慧邊緣生態系。
微軟不只要利用雲端AI搶攻企業市場,甚至去年更開始另闢新戰場,聚焦智慧邊緣(Intelligent Edge),到了今年更終於有了可商用的產品出現,不再只是概念或構想。像在今年Build大會展區中,就展出不少結合智慧邊緣的應用,例如穿戴設備或無人機等。(攝影/余至浩)
為推動新戰略布局,微軟組織也重新大改造
為了要執行新策略,微軟今年3月也進行組織大改造,以因應下一階段的戰略方針,將以智慧雲與智慧邊緣發展為重心。
未改組以前,微軟核心組織包括Windows與裝置事業群(Windows and Device Group)、Office、雲端與企業、AI+Research及遊戲事業群。
經過重新改組後,原來的Windows與裝置事業群正式一分為二,其中部分業務與Office產品事業群,合併成立新的體驗與裝置(Experience & Devices)事業,包括了原本Windows、Office、Surface、Xbox等業務也都一併併入新的事業群,並由原Office產品事業群主管Rajesh Jha續掌。
而Windows平臺部分則是與Azure雲端平臺部門合併為雲端+AI平臺(Cloud + AI Platform)新事業群,未來將專注於發展結合Azure雲端與AI的個人裝置或產品。主管仍由原來負責企業與雲端的微軟執行副總裁Scott Guthrie繼續擔任。
至於人工智慧及研究(AI&Research)事業群,除了部分業務切分給雲端+AI平臺外,仍負責掌管集團AI研究與發展。主管則還是Harry Shum。
在給員工的公開信中,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也宣示未來將以雲端與智慧邊緣做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創新。
熱門新聞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