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科技全球業務及業務營運資深副總裁鄭萬成揭露IDC最新版的《Data Age 2025》報告,指出2025年時,全球資料量將達到175ZB。

圖片來源: 

攝影/王若樸

老牌硬碟業者希捷科技大力引進AI來優化硬碟生產過程,希捷科技執行副總裁暨營運、產品及技術部門主管Jeffrey Nygaard今日在新加坡媒體活動上,揭露了自家工廠內發展精準製造的機器人。他提到,目前希捷工廠已有3萬3千臺機器人,而且在碟片研磨和拋光部分,機器人組裝精準度更高達「5 nanometers 1 sigma。」(5奈米1標準差)的程度。

不只如此,希捷還將AI技術結合機器人系統,來進行瑕疵品檢測、優化生產過程。Jeffrey Nygaard表示,希捷工廠每天生產線上的感測器,會產生累計達數TB的資料,包括數字、影像、影片。利用這些資料就可以讓組裝機器人即時做出生產決策,這就是希捷現在正發展的「即時機器學習」(Real-time machine learning)。

由於市面上還沒有可以具備完整機器學習能力的組裝機器人,為了這個專案,希捷找了2家合作夥伴,一個提供加速AI模型訓練的GPU,另一個提供軟體系統。6個月前完成這套系統,目前第一家導入AI組裝機器人的工廠,已經啟用2個多月了。Jeffrey Nygaard說,現階段的目標,就是要分批部署到世界各地的工廠,預計今年底完成所有部署。

不過,光有機器人和AI技術還不夠,「我們已經有了即時機器學習所需的基礎架構,但還需要人才來管理、操作。」Jeffrey Nygaard解釋,機器學習能發揮強大效用,但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設置和操作。因此,希捷也展開了一項「素人資料科學家計畫」(Citizen Data Scientist Program),要尋找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他強調,唯有雇用合適的人選,才能發揮這套機器學習系統的最大效能,並預計在未來1、2年,就能在成本、產品周期、速度和決策等方面,看到這套系統的成果。

另一方面,希捷科技全球業務及業務營運資深副總裁鄭萬成也揭露了委由IDC執行的報告《Data Age 2025》最新版本。上千位IDC分析師訪問全球110多國企業才完成這份報告,鄭萬成表示,該報告預測2025年全球產生的新資料總量將達到175ZB,相當於1兆GB,遠遠超過2018年的33ZB。

「而邊緣(Edge)的崛起,將扮演重要角色。」鄭萬成指出,資料儲存的歷史可分為4個階段,包括1960至1970年集中式大型主機(Mainframe)、1980年-2000年分散式主從式伺服器(Client-Server)、2005-2020年集中式行動裝置-雲端,以及2020年之後的分散式邊緣運算。

該報告區分了3類資料產生的來源:

1. 核心(Core):也就是集中式大型資料中心、雲端資料中心和超大型資料中心,資料量約達數百PB;而2025年時,49%的資料量將儲存於公有雲,而非傳統資料中心。
2. 邊緣(Edge):比如行動基地臺、公司分部和閘道器等,滿足低延遲應用程式的需求。
3. 端點(Endpoints):IoT裝置、手機、電腦、汽車等各式裝置與感測器。

「低延遲的需求,促使邊緣的興起,」鄭萬成指出,根據IDC預測,2025年時,近53ZB的資料來自即時邊緣運算設備,而整個邊緣運算所產生的資料量,也將更接近核心所產生的資料量。

雖然該報告預測邊緣崛起,但核心資料中心的資料儲存量,在未來6年內仍將劇增至近70%。此外,《Data Age 2025》也預測,至2025年底,超過80%的企業資料吞吐量(不論是核心還是邊緣),仍儲存在傳統硬碟中。

也因此,希捷仍看好傳統硬碟市場,近年來更以自家研發的HAMR(熱輔助磁記錄)和MACH.2雙磁頭驅動臂來優化硬碟性能。Jeffrey Nygaard說道,HAMR在單一硬碟體積不變的情況下,以雷射磁頭讀寫硬碟、增加表面密度(areal density),來提升儲存容量;MACH.2則是以2個制動器來控制硬碟中的2個臂頭,可同時讀、寫資料,因應企業即時資料讀取的需求。這兩項技術,也降低了硬碟的成本,面對價格有下降趨勢的SSD,仍保有競爭力。他也提到,希捷去年開始已針對重點客戶進行3.5吋、16TB企業級硬碟測試,明年預計推出20TB企業級硬碟。

至於SSD,希捷目標客戶仍鎖定企業端,消費端部分則鎖定電競、遊戲和空拍需求等。文◎王若樸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