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電腦研製服務部門(DMS)總經理林憲銘今日(6/11)表示,今年DMS海外與台灣產能比重分別為1比1,中國產能畫規海外佔20%,2002年中國的產能比重可望超過30%。
林憲銘更指出,要進軍中國市場,就要具備長遠的眼光,並且認真考慮雙方的互補性。未來緯創(DMS獨立後的新公司)增加的訂單都將移往中國,未來台灣與中國產能為1比1。林憲銘:中國產能的提升是重點,台灣則暫緩
林憲銘表示,目前在宏電DMS的產能比重上,台灣佔有50%,海外的菲律賓廠、荷蘭、匈牙利等佔30%,而中國一地便佔有20%,在可見的未來,全球主要的生產基地都將齊集到亞太地區,宏電DMS基於中國與台灣的互補性關係,將陸續把新增加的訂單移往中國。
雖然中國的比重逐漸提升,但是因為訂單規模持續擴張,因此DMS希望將中國與台灣兩地的比重調整為1比1,林憲銘表示,短期內台灣的產能將不會做出調整,希望與目前維持相當的水準。
林憲銘透露,日前宏碁電腦DMS即將獨立的消息一曝光,今年Computex電腦展期間,已有流失的訂單出現回流現象。
林憲銘證實,與中國當地主要廠商的代工合作早已開始,雖然日前並未與聯想總裁楊元慶會面,但目前林憲銘已規劃前往中國親自拜會當地主要廠商。未來在接單的考量上,高階機種將留在台灣生產製造,而低階、量大的機種,肯定會逐步移往中國大陸尋求降低成本。2002年招募外商資金進駐,代工伙伴優先考量
目前新公司緯創的資本額定在80-100億元之間,林憲銘指稱這是經過1-2次增資之後的目標,今年的營業額預定為1,000億新台幣上下,中期的目標則希望可以達到2,000億的營業額,雖然林憲銘並未指出「中期」的確切時程,但是努力做好今年的業績卻是不爭的事實。
對於外傳即將有外商資金進駐的傳聞,林憲銘認為目前的時機並不恰當,原因是新公司的營業績效尚未出現,時間點不適合引進外商資金,日前被點名將投資DMS新公司的外商包括IBM、Dell等,都是與DMS有長期合作代工關係的外商,不過目前並無外商資金進駐。
林憲銘規劃的時間點在2002年初,他指出,如果第三季順利獨立,經過至少一季的營運,外商對績效可以更為信任,另一方面,外商投資除了可以賺取利益外,同時也可以鞏固與代工廠之間的關係,不過林憲銘認為,外商比重必須在某個程度以下,否則角色容易模糊。來自中國的訂單以技術層次高、具未來性為主
林憲銘認為:「5年後服務代工會有越來越的領先者,而且比重會越來越高」。因此,DMS相當積極爭取中國方面的訂單,今年中山二廠會蓋建完成,正式投產,桌上型電腦的產能每月可達20-30萬台,而筆記型電腦則每月可產出15萬台,年產能最少可以達到300萬片。
根據宏電DMS內部預估,未來2-3年內,目前中國的領導廠商仍會以內銷市場為主,再加上外商內銷權的取得不易,因此在接單的產品上,DMS也會進行仔細的評估,主要以技術層次高、具有未來性的產品為主,包括伺服器、PDA、機頂盒(STB)以及通訊、資訊整合商品等。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4-11-05
2025-02-17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