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調機構IDC最新調查指出,2001年不含日本在內的亞太區應用伺服器成長力道強勁,光第1季的市場營收表現就佔有2000年全年的32%以上,達到7,210萬美元的市場規模。

應用伺服器指的是負責特定任務的伺服器,在IDC的報告中分為檔案交換的網路附加儲存(NAS)、網路安全(防火牆)、快取伺服器與網頁/多功能伺服器等,並且由中小企業帶動成長。亞太區2001年Q1營收佔2000年32%以上

亞太區應用伺服器在2000年達到2.219億美元的市場規模,IDC指出,在所有的應用伺服器中,從2000年到2001年第1季,網路附加儲存(NAS)的網路儲存伺服器佔有最大比重,原因就是網際網路所帶來的儲存需求,同時現有的NAS廠商比起其他單做工作流量管理的廠商更早進入市場。

IDC認為,NAS的成長是相當穩定的,不過這也是因為儲存需求不斷成長的原因;至於佔有第二位的則是網路安全的應用伺服器,這是因為網路安全關係到電子商務的交易,同時對許多敏感的網頁資料來說,企業對網路安全需求殷切,所以帶動網路安全伺服器的成長。

第三則是快取伺服器的市場,快取伺服器是介於企業外部與內部溝通的媒介,尤其對於跨國企業而言,對於時常需要登錄的採購網頁、資料網頁,可以將其置於快取伺服器中,減少頻寬的負載量,對擁有大量交易資料的網站尤其重要,因此在企業間的成長也明顯可見。低價、高效與易於管理成為驅動的主要因素

有別於過去大型主機時代的多元功能,應用伺服器的低價、高效能以及易於管理成為帶動成長的主因,IDC指出,亞太主要的韓國、澳洲、新加坡、香港、中國等地,都是帶動亞太區應用伺服器成長的主要地區,而.com公司的需求讓熱潮從2000年延續到2001年Q1。

IDC指出,現在帶動市場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於網際網路與電信公司的解決方案,使應用伺服器的需求快速成長,最主要的需求將由中小企業帶動,原因是企業基於低價、高效能及易於管理的綜效,使企業在「總持有成本」(TCO)維持一定的水平,以最低的成本發揮最高的效益。

至於供應商方面,IDC認為及早進入應用伺服器市場的廠商將可以維持較高的機會,同時需要改善使用者既有的認知,簡單的說,就是需要同時教育市場,而這些能力要落實,位於各地的代理商、經銷商就必須負起責任,成為原廠的市場武力,與一般用伺服器區隔。網頁與多功能應用伺服器由13%升至26%

而在.com當紅時期盛極一時的網頁與多功能伺服器在應用伺服器的營收貢獻雖然排不進前三名,但是它們的成長卻未因網路的熱潮消退而減緩,反而由2000年的13%成長到2001年Q1的26%,呈現倍數的增加,同時這些負責企業基本應用的伺服器反而可以以量取勝。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