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去年6月正式對外發布正壓式檢疫亭,讓醫護人員在採檢時不需要穿脫隔離衣,可以直接進入檢疫亭,雙面同時對外採檢的設計,更能加大檢驗能量。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工研院

雙北市在昨日(5月15日)緊急升級為三級防疫區,檢疫需求大幅提升,北市更擬增設第五快篩站,來加大檢疫能量。對此,經濟部敦促工研院,將原先設置在臺大生醫醫院竹北院區與新竹馬偕醫院的兩臺檢疫亭,運送至臺北中興醫院與剝皮寮兩地支援,以供採檢使用。漏夜拆裝後,今天凌晨2點順利完成設置,將配合指揮中心流程上線,滿足檢疫量提升的需求。

這兩臺檢疫亭,是工研院去年6月正式對外發布的科技防疫成果,採取正壓式設計,也就是空氣只能由內向外送的機制,來確保空間的密閉性與隔離性,讓醫護人員在採檢時不需要穿脫隔離衣,可以直接進入檢疫亭,還能獲得比穿著隔離衣更完善的隔離保護。

這項設計,來自於醫護人員第一線的採檢需求,因為當前醫護人員採檢時,必須取得受檢疫者咽喉處的檢體,無法透過非接觸式的方式取得,一定得穿上俗稱兔寶寶裝的隔離衣,全副武裝以防感染。臺大新竹生醫園區分院院長余忠仁指出,光是穿上一整套隔離衣,就得花上20~30分鐘,脫下需花費的時間更久,必須遵照一套SOP流程,才能防止接觸到防護衣可能沾染的病毒。

因此,若改使用檢疫亭,不只能減少穿脫隔離衣的時間成本,減少每件防護衣2,000~3,000元的耗材成本,在當前醫護人員緊縮的情況下,更能彈性調度人員來支援檢疫,增加工作的效率。余忠仁更指出,除了快速採檢之外,若將流程規劃完善,同時與電腦系統結合,更有機會直接透過檢疫亭來進行看診。

除了正壓式的設計,這座檢疫亭還有多項特點。首先,檢疫亭外型設計為獨立電話亭形式的長方體空間,並非建築物相連,來避免感染源外洩可能對院內帶來的風險;在檢驗能量方面,檢疫亭可容納兩位醫護人員在內,採許雙面同時對外採檢的設計,在一次檢疫約10分鐘的情形下,一小時可採檢12位,一天就能採檢數多達240人。

而在潔淨度方面,檢疫亭可以達到Class 1000無塵室等級,甚至優於醫院外科手術室;同時,檢疫亭內也裝設冷暖氣機,維持恆定溫度為25正負2度、濕度60正負10%,換氣率也達到一小時超過20次的頻率,避免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影響檢疫環境,就連噪音度也能控制在小於62db,整套設備耗電量更能維持在一天耗電量小於16.8度,一天電費不超過60元。

除此之外,這座檢疫亭更具有容易組裝的優點,有利於快速布建,這次從新竹將檢疫亭搬到臺北,即是花費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就完成。

工研院在發表時也提到,希望檢疫亭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也有機會成為國家隊輸出國際。因為綜觀多國檢疫站的設計,仍有未能完善之處,比如美國B-protected採檢亭並無正負壓及空調設備,韓國採檢亭則是因檢測者檢測完畢後,需先消毒空間才能讓下一位檢測者入內,每日只能檢測約70人。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