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特普羅去年的營運狀況如何?2002年又有什麼展望?
耐特普羅在2001年營收超過3.5億,這2年因為經濟因素,成長率維持在50%上下,2002年,耐特普羅希望挑戰5億新臺幣。 在2000年底以前,耐特普羅幾乎以備分為主,軟體以CA為主軸,硬體方面則有Exabyte、Quantum、ATL三個品牌。2000年底,因為意識到線上(online)儲存的發展與重要性,因此再增加線上儲存的產品線。
「storage is our business」是耐特普羅的策略,我們很清楚,只專注在儲存區域網路(SAN)的產品,至於網路附加儲存(NAS),就不是耐特普羅所定位的市場。在SAN的產品中,我們代理了IBM的2106產品,直接附加儲存(DAS)則有IBM高階的7133(小鯊魚)與低階的2104。 2001年耐特普羅3.5億新臺幣的營收中,有50%來自IBM的儲存設備,50%來自其他備分產品。在你的觀察當中,2002年儲存產業的走勢會有哪些變化?
我想SAN會持續帶動成長的,不過在新一波的儲存變化當中,它會和新的技術「結合」,目前比較可見的是storage over IP,從這個概念往下看,就會有兩個趨勢,第一是iSCSI,第二就是over IP的儲存管理。
「storage over IP」是透過IP把儲存架構整合在一起,不論是SAN、NAS或DAS都可以虛擬管理。 耐特普羅的講求是「networking storage」,繼去年9月與FalconStor Sfotware Inc.簽下IPStor的代理權後,去年第四季已經陸續受數位通與臺灣大學採用,這代表臺灣對儲存概念已經從產品、架構轉向解決方案。就導入經驗來看,SAN與networking storage的成本相差多少?
SAN在先天有一些限制,第一是成本較高,第二是舊式機種不支援儲存設備的包袱。而NAS,有一些功能是SAN無法取代的,例如傳輸的速度就是其中之一。導入networking storage後,主要成本來自於軟體,對企業來說,硬體方面的採購成本可以獲得有效的控制。站在備分的觀點來看,儲存軟體的價值確實高過儲存硬體,從這裡就可以知道,企業的儲存系統中,最重要的還是「管理」,而軟體正好符合企業資料管理的需求。以1TB儲存容量導入IPStore後,整個networking storage的架構與同等容量的SAN相較,大約可節省將近一半的成本。你如何看待企業自己持有儲存系統與租賃委外兩種模式?
目前來看,5年以前企業MIS所意識到的大概只有備分,但是缺乏備分後再讀回來的概念。最明顯的例子就是911事件後的摩根史坦利,還能夠繼續維持它的營運,原因就是可以確實做到「異地備援」的功能。 耐特普羅在去年7月開始規畫、提供異地備援的儲存方案,主要還是鎖定在SME(中小企業)以上的公司。基於頻寬的降價、信心問題,一般企業還是習慣採用「買斷」方式持有儲存系統,但最近已經有所改變。
我們曾經找過中租迪和合作,採用租賃的儲存方案,一面降低企業總持有成本(TCO),一面讓MIS的執行更有彈性,加上政府允許租金可做為抵稅之用,確實是企業可以考慮的方案。不過最重要的還是by needs,能夠符合企業需要的解決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
熱門新聞
2024-12-31
2025-01-02
2025-01-02
2024-12-31
2025-01-02
2024-12-31
2025-01-02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