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先談談工研院的「組織活力」工作?

工研院的「組織活力」大約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整合12個單位的行政、人力資源,成立專業服務中心,服務全院其他研究單位。第二階段就是再造核心流程。過去因為資訊系統架構屬於分散式運算,不符合「中心化」的架構,所以舊的資訊系統勢必要進行revise(修正)。

要做修正,一是在舊系統上開發;第二就是使用目前業界通用的package,最後我們選擇SAP的ERP系統。自己開發,人力、時間、成本的花費很大,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因素則是屬於策略性的應用。

工研院有12個單位,在資訊系統的整合上,很難有全面一致的規格。引進世界性的系統,就可以達到策略性整合的目的。在「活化」的過程中,技術資源服務中心接到什麼任務跟角色?

資訊服務中心是把各單位的資訊管理部門集合起來以後,獨立出來的單位,因應組織活力而規畫了「IT migration」計畫,分別進行基礎建設的融合與系統的應用。IT migration就是e化,首先是人的融合,然後再融合各單位的主機。

融合其實有「資訊集中化」的意義,過去散落的資訊會集中起來,然後就可以讓知識、資訊快速的流通分享。

其實中心的角色也在蛻變,資訊技術服務中心希望往專業的企業資料中心走,也就是EDC或IDC。但這並不是要跟外面的EDC或IDC來競爭,而是學習EDC跟IDC的服務精神,提供院內研究單位一個優質的服務。在人、設備或資訊系統的融合過程中,哪方面最困難?

剛開始真是一團迷霧。說一團迷霧,就是指很多事情都不清楚,很多政策都只有一個大架構、大方向。例如說IT必須融合,但是怎麼融合呢?這個就是管理階層要去思考的,如何在現有的資源下進行融合。

溝通協調是比較大的問題。因為融合了12個研究單位,就會有很多的聲音、想法。當初秉持「概括承受」的概念,各單位給我多少,我就接受多少,現在整個中心的規模大約有180個人。未來會不會把這些「know-how」當做工研院的業務做轉移?

當然會,工研院現在有兩個方向,第一是知識管理,這跟學習型組織相關。另外一個是e-Learning,工研院有很多的產業know-how,可以透過這種電子化學習、網站或是技術轉移的方式拓展工研院對業界的效益。

至於這個中心的IDC定位,是去學習外界IDC的服務模式、技術跟部分的營運,然後提供同仁、研究單位相關的服務,在發展研究計畫的時候,可以從這邊找到資源。然後就是加強內部的管理,做更有效的運用。

未來中心要支援KM、e-Learning,IT都是很重要的,資訊技術服務中心可以是工研院集中化的MIS部門,不過現在不用MIS這樣的名稱了。相較於外界的IDC或EDC,他們會有獲利的壓力,我們關心的比較不是獲利,反而是怎麼對工研院的研究發展有貢獻,而技術轉移那是當然的事!15年來看著工研院的資訊轉型,你有什麼特別的感想?

面對變化,個人的眼光一定要放更大。對我來說,挑戰是怎麼把心胸放得更大,該怎麼帶領組織走對的方向,這需要一些膽識和心理建設。

現在面臨的困難,就是怎麼做到客戶滿意,這部分,內部一直有不同的聲音。IT到底是策略性還是服務性工具?客戶和定位在哪裡?有人說:「滿足院長的資訊政策就是服務。」但是政策往往跟同仁的方便性相違背。

我們也常常會被說是「球員兼裁判」,這是比較難拿捏的地方,對院長來說,他希望我們是裁判,但是對其他同仁來說,他們希望我們是球員!

一路下來,我覺得不斷在學習、升級自己,因為工研院給了很大的空間。尤其這幾年做IT migration,更是外面學不到的!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