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Service on Demand喊了很多年,但一直沒有看到太大的成果,原因主要出在基礎架構不夠健全,使用者仍有疑慮。就拿一個企業來說吧!如果你是一個企業主,試想你怎麼會放心把公司所有的資訊放在網路上讓別人來管?誰能保證安全性、隱匿性?許多企業對此仍不放心,特別是許多大型企業,本身可能擁有上百人的資訊部門,他們可能會做委外開發,但管理仍不放心外放。
其他一些牽涉到金錢交易的隨選服務也是一樣,目前在資訊流、金流甚至法規等層面,大多仍然不足以讓使用者百分之百放心。所以,才會有這種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 當然,不管是政府或者是業者都持續努力推動。像現在電子簽章法已經通過了,只是認證機制仍在建置當中,還需要一點時間。等到這些基礎架構就緒以後,許多服務就慢慢可以從中衍生出來。甚至不需要等到全部都就緒,只要有某些條件成熟,就慢慢可以帶動市場。
以國外的情況來看,已經有許多業者嘗試發展出很多隨選服務,不光是企業的資訊管理上,很多是在娛樂方面的服務,比如:美國一家電子公司RCA,嘗試著做Music on Demand的生意,也就是提供線上下載音樂的服務。或者也有業者推動Movie on Demand,提供隨選影片。這些都是基礎架構較完整以後,可以進一步培養出來的一些新興行業。
更有趣的是,因為這些新興的服務,還會創造出許多新的工作機會,比如說:在設計Music on Demand服務的時候,就需要有人去開發一些數位版權管理的技術,像是這些下載的音樂只能聽一次就自動消失,就像以前的影集「虎膽妙算」裡的劇情一樣。或者怎麼樣落實使用者付費,沒有付費的人無法使用等等,都有賴一些人才來開發技術。
甚至未來還會需要更多「資訊仲介商」的角色。也就是說,未來隨選服務中,需要許多各式各樣的內容來提供下載,這時就需要有人跳出來專門從事蒐集、整合資料,然後這樣的業者再去與原始內容生產者、ISP拆帳。這些都有機會形成一個新的產業,創造新的工作機會。
而對企業來說,除了隨選運算這類服務之外,也會有為他們量身訂做的隨選服務,像是行銷服務等。以前企業會把某些客戶服務外包給call center,相同的道理,未來一些行銷活動也許就可以外包給專門做隨選行銷的公司來做,比如:未來也許會有一種公司專門幫企業製作廣告,傳送到手機或PDA裡。也許不一定是廣告,而是一些服務業者要給消費者的某些特定服務,都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
甚至擴大來看,我們的公共事業未來也可以應用到隨選服務,比如水電瓦斯這些服務,現在還要靠人力去抄錶,未來如果可以在錶上裝設感應器,定期傳送資料到一個資料中心,那麼就可以節省許多人力了。另外,像是博物館的導覽,現在許多都是使用錄音帶,未來也許就可以透過無線通訊傳輸,在作品旁安裝感應器,只要參觀者走近,身上的接收器就可以自動接收到該作品的導覽。這些都是未來隨選服務可以發展的應用。
只要網路環境健全,前後臺機制完整,甚至法規等各項條件都完備以後,許多有創意的隨選服務就可以問世,屆時不僅會創造出許多新興的行業與工作機會,人們的生活也將更便利、更有趣!
熱門新聞
2024-11-10
2024-11-12
2024-11-10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