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華電信以多媒體互動服務(MOD)跨入數位內容領域,3大有線多系統經營者(MSO)─東森、和信與臺灣寬頻首度打破過去競爭局面,攜手共組的「臺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CBIT)今天(9/10)公開向政府爭取生存權,要求在電信與有線電視互跨經營的發展趨勢下,給予有線電視業者相同於電信業的平等競爭環境,並力促「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能於10月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

「臺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於8月20日正式成立,旨在推動現行電信、傳播相關法規的修正,協助有線電視業者能在未來數位內容產業立足,協會的成立受到政府甚至國外相關業者的矚目,包括新聞局副局長李雪津及交通部電信總局副局長高凱聲皆出席今日的成立酒會,香港衛星及有線電視協會CASBAA執行長Simon Twiston Davies也到場。
 
東森媒體科技董事長王令麟表示,為發展寬頻及數位內容,有線電視業者投資數百億元打造網路,卻受制不合時宜的法規而無法展開有效的經營,但在電信經營領域,政府法規獨厚電信業者,在數位電視發展上,又偏愛無線電視,僅6年歷史的有線電視業者現在打破過去競爭亂象及單打獨鬥的局面,站出來爭取自己的生存權,未來有線電視產業能否像電信業者般飛上枝頭做鳳凰,就看「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能否於年底前順利在立法院3讀過關。

而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太穎律師事務所負責人的謝穎青表示,「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目前已1讀通過,協會目標是在即將開議的這個會期內(10月底)推動修正草案3讀通過。

謝穎青指出,整個草案是建立有線電視業者為電信產業一環的概念,在電信及有線電視兩種皆能承載數位內容的平臺上,希望政府能扮演技術中立的角色,而第1年推動的修法的重點有5項,其中以經營規模限制的解除及費率審查為優先。

目前有線電視法規定單一業者的市占率不得超過三分之一,價格制定則需分別經過新聞局及各地縣市政府兩道程序的審核,且訂下600元的收費上限,業者表示,整個費率審查作業流程費時4個月,但未來隨選視訊按片計次付費或付費頻道等數位、互動電視內容講求的是速度,現行的費率不利數位有線電視的發展。

而根據修正草案,業者希望隨選視訊按片計次付費或付費頻道不受各地縣市政府的管制,將費率審議權回歸中央,並揚棄過去的成本訂價法。另外,草案中也對有線電視的外資上限提出建議,由現行的20%提高至與電信業者相同的60%(直接投資加上間接投資)。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