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10周年的泰鋒電腦,是臺灣少數長久經營磁碟陣列的廠商之一,跨過10個年頭後,泰鋒電腦積極尋求國際化腳步,年底前將在中國常州複製「另一個泰鋒」。另一方面,泰鋒也準備多角化經營,包括資料庫、資訊安全…都是接下來的方向,並在臺灣維持每年20~30%的成長。

泰鋒的創始肇因於1992年王安電腦的破產,臺灣公家機關的IT架構無人維護。於是當時的榮電找上王安電腦在臺的轉投資公司安源電腦,而泰鋒的前身就是安源負責政府維護的公司,創始的前5年以維護為主。

泰鋒電腦總經理黃建中表示:「正因為初創的核心是以服務起家,在客層、利潤不匱乏的情況下,為泰鋒往後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1996~1997年之間,泰鋒決定增加儲存業務,目前全臺灣80名員工中,技術服務員工就有40名。儲存業務已經佔營收80%,而服務反而只有20%。

跨過經營的第10年後,泰鋒今年也會積極經營中國。「過去只是因為跟著集團的腳步,在日本、中國設點,有錢就出錢,有支援就支援。」黃建中說。今年初,黃建中就與中國夥伴洽談合資計畫,由泰鋒出資1000多萬元,持股51%取得經營主導,選定華東的常州做為磁碟陣列組裝廠。

幾乎穩佔臺灣低階磁碟陣列龍頭的泰鋒,最自豪的就是儲存服務能力。因此,未來在中國的布局也會仿照臺灣的成功模式,也就是從維護、服務入門,再轉向代理,最後進到銷售,並且利用合資夥伴的客戶基礎。

黃建中認為:「中國初期對臺灣泰鋒的貢獻不會太高。」自跨足儲存業務後,泰鋒每年營收都以倍數成長。今年泰鋒儲存業務營收可望達到3.5億元,儲存維護1億元上下,雖然與原定5億營收有差距,但落差不大。

泰鋒思考未來10年的多角化經營,除了儲存核心,系統整合、資訊安全、資料庫…都是積極跨足的市場。「維護服務還是最高的門檻,泰鋒有技術能力,又不和原廠競爭的角色,更是別人學不來的!」黃建中說。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