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12月10日發表主機板產業最新的研究報告,報告中顯示,今年臺灣主機板的產業集中度大大提高,其中前五大已經囊括7成市場,使得小廠生存條件更趨嚴苛。此外,從出貨狀況看來,OEM的比重日益升高,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蘇高毅指出:「這顯示臺灣主機板業者不只是在島內互相殘殺,也漸漸從外部取得更多訂單,進一步擴大了整體的市佔率。」

過去臺灣的主機板出貨集中度本來就偏高,其中華碩、技嘉、微星及精英等4家業者就佔有約5成的量。而近來鴻海跨入主機板業之後,更大大提高了集中度。在短短一年間,臺灣前五大主機板業者的佔有率從去年第3季的56.4%提高到今年第3季的71.3%。

在這樣的情況下,受到最大衝擊的是一些規模小的主機板業者。「特別是一些專押超微平臺的小廠,由於今年超微市佔率的下滑,使得這些業者形勢更加嚴峻。」蘇高毅說。除了出貨量集中在大廠的比例越來越高,擠壓了小廠生存空間之外,生產移往中國的趨勢也對小廠不利,特別是大廠將部分生產線移往中國之後,明顯地降低了成本,使得原來小廠所擁有的價格優勢漸漸不再那麼強而有力。

今年主機板產業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發展趨勢,則是OEM/ODM的比重增加(從去年的33.9%提高到今年的38.7%),主要是一些美國PC大廠皆大幅提高了在臺下單的比重。以戴爾來說,今年第1季委臺代工的比重只有57%,到第4季提高到85%。蘇高毅表示:「從現在的情況看來,大廠訂單仍持續不斷地流向臺灣,預估明年整體OEM比重還會繼續升高。」

不過蘇高毅特別提醒業者留心韓國主機板業者的動向,其中韓國的三寶電腦便來勢洶洶,將成為臺灣業者在爭取代工訂單的一大威脅,特別是三寶電腦今年與惠普有非常密切的合作關係,使得韓國業者佔惠普代工比重從年初的7%增加到目前的15%。相對的,年初還佔戴爾代工86%比重的臺灣,第4季則已滑落至75%。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