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從原IFS代理商凱笙手中拿下代理權,維策即以這套涵蓋65個元件的產品銷售為主要業務。IFS亞洲區總裁Mark Rabjohns說,這些元件獨立但彼此有關聯,客製化程度高,可以解決其他廠商號稱元件化、但修改工程浩大或導入失敗的窘境。
Rabjohns說,未來臺灣企業應用軟體市場仍有許多機會,在大陸的發展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不需要和競爭者一樣花大筆的行銷和廣告費用,我們在大陸3年就有40多個客戶,比其他廠商表現得更好。」IFS的模組功能和知名廠商相似度達80%到90%,其他10%則是個別修改需求。
來自瑞典的IFS產品原生於歐洲,到其他地區是否有水土不服的情形?Rabjohns回答說,由於丹麥市場相當小,人口只有900萬人,易利信屬於少數大型企業之一,為了符合走向國際市場的需要,支援多國語系是必備的功能。統一發票、票據管理等介面,也都可以隨當地規定進行修改。
Rabjohns強調IFS是ERP II的公司,規模甚至比ERP II還要大,並以生命周期「3LM」的觀念,解釋這個平臺的角色,3LM分別是產品(Product)、顧客(Customer)、資產(Asset)的Lifecycle Management。「這樣的概念比較貼近客戶實際需求,打破市場既有的產品如ERP、CRM等限制。」
IFS亞洲區副總裁陳志明舉例說明:「一般CRM平臺只做兩件事,銷售和訂單管理;我們的平臺則從市場分析、行銷活動、銷售、訂單、支援、回饋、配送等循環周期。」
企業應用解決方案市場講究最佳典範(Best of Breed),每個管理領域都用最好的產品,每個不同品牌的產品即使整合成功,未來升級會面對整合問題,也造成維護方面的困擾;IFS提出Best of Suite,Rabjohns說,這意指以元件為基礎的平臺有易升級、易整合等好處。
相對於思愛普、甲骨文或艾德華(J.D Edward)符合商業邏輯的開發方式,IFS的模組化產品短小精悍,邏輯性平臺和應用機制分開,不會有牽一髮動全身的顧慮。
Rabjohns表示:「正如我們的口號『快速回報(Packaged for Pay Back)』,1到2年就能獲得導入IT方案的報酬。」未來將鎖定製造業、資源密集工業如石化、造船等產業別。IFS元件化產品已經到第六代,支援Web Services、J2EE等新標準。
今年是企業應用軟體廠商最辛苦的一年,市場頻頻傳出ERP已死、CRM已死的說法,Rabjohns認為,ERP失敗率之所以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在於導入時間過長,成效不彰。「其他廠商強調一步到位,但當案子完成後,市場可能又有新的變化。」
IFS在歐洲推乳製品產業的ASP有不錯的成績,因為軟體架構有彈性,解決技術性問題。IFS代理商維策總經理邱惕平說,如果有200到300個客戶就能支撐ASP業務,但客戶的不信任還是跨越不了的障礙。明年維策將擴大和校園的合作範圍,並爭取資策會或工業局的協助。
IFS小檔案:
成立於瑞典,全球員工超過3200名,業務遍及43個國家,用戶超過3000個,在瑞典已經掛牌上市。整個IFS平臺共有65個模塊,涵蓋企業績效、會計準則、顧客關係管理、文件管理、專案管理、供應鏈管理和品質管理等六大類。
每個模塊皆可獨力拆裝,小型企業可單買一個應用模塊即可。臺灣的客戶有提供供應鏈服務的世郡、友旺、及成等,國際級知名客戶有SAAB、BMW、Volvo、NEC等大廠。
熱門新聞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