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智慧財產權的經營是獲利的重點之一,比如IBM每年從智慧財產權的授權收入就高達10億美元。台灣廠商們應該「反守為攻」,同時從「技術自主」以及「專利權的質與量」兩方面著手,唯有擁有自己的技術,才能擺脫可能的侵權陰影。

所謂智慧財產權指的是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半導體晶片佈局權、營業秘密等,在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智慧財產權的經營是獲利的重點之一,比如IBM每年從智慧財產權的授權收入就高達10億美元。而擁有眾多智財權的美、日大廠等,也經常為維護其市場佔有率,而以專利侵權、低價傾銷等罪名對台灣的競爭廠商施壓或收取權利金。可見智財權的善加運用,是高科技產業國際化競爭的主要利器之一。

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今天(1/21)舉行一場「迎向智慧有價世紀-無體財產無窮商機」座談會,會中除請到即將於1月26日改制為「智慧財產權局」的中央標準局局長陳明邦做專題演講外,也邀請台灣在智財權方面經驗豐富的知名業者,包括全國工業總會智財委員會召集人、東和鋼鐵董事長侯貞雄,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暨法務長陳國慈,申請專利件數排名台灣第八的英業達集團總經理陳亦,美商中經合集團執行副總裁陳翠娟,倚天資訊董事長黃杉榕和聚和國際董事長郭聰田等六位擔任引言人,與參加座談會的國內廠商進行對談。

英業達集團總經理陳亦指出,智慧財產權的累積與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並非一蹴可幾,但智財權卻是最根本的攻擊與防禦工具,具有多重的功能,不僅可藉此累積無形資產,證明公司的技術能力;亦可增加專利談判時的籌碼,進行專利的交互授權。

對於高科技產業而言,視所運用的實施手法,智財權可以是防禦工具、也可以是攻擊工具。利如利用專利權配合大量產品的推出,以建立業界的產品標準;藉專利權的交互授權以節省研發費用,並避免訴訟;以專利權設定質權,進行貸款等手段。

尤其台灣廠商動輒面對外商提起的專利侵權、低價傾銷等指控,陳亦指出,國內業者在揮軍國際舞台之際,實應為未來接踵而至的專利侵權爭議事件積極備戰,以免淪為外商眼中的俎上肉。台灣廠商們應該「反守為攻」,同時從「技術自主」以及「專利權的質與量」兩方面著手,唯有擁有自己的技術,才能擺脫可能的侵權陰影。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