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付款機制是由HiNet提供,而版權分配系統由大葉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開發,有了這項技術,詞曲創作人、歌手、唱片公司及網路唱片行,都可在同一個介面上,即時統計出每位關係人能分配到多少版稅。華總將拿這兩項利器,說服唱片公司成為合作夥伴。

無法抵抗數位音樂狂潮,華總的網路唱片行「飛行音樂站」宣佈7月進入MP3市場,並宣稱,已能解決依下載次數計費的小額付款問題,及擁有直接在線上計算歌曲版稅的系統。

除了向各大唱片公司招手,希望取得合作之外,華總7月起會先針對獨立創作歌手,推出免費的MP3單曲下載試聽服務。

華總的MP3之路,將今年訂為教育、培養唱片公司與消費者的時期,因此,7月開跑的服務,提供下載的音樂內容來源,會先針對獨立創作歌手或唱片商的單曲,以免費試聽方式逐步打開市場。

至於付費下載業務,要到明年才會推出,並將音樂檔案加密,以防止不法的散佈。

先從單曲切入,華總總經理陳國華解釋,是快速適應MP3市場成熟後,以單曲為導向的音樂販售方式,消費者購買的單位將由「一張」專輯變為「一首」單曲,預料MP3將快速取代台灣一年1億台幣的單曲CD市場。

預計7月份,華總會先推出個人創作者的單曲音樂,為了擴大下載音樂的資料量,陳國華表示,6月底前會與各大唱片公司洽談合作,並以「小額付款機制」與「版權分配機制」兩項業者關心的技術問題,做為說服唱片公司的利器。

在小額付款機制方面,是由HiNet提供,透過系統可計算網友每月下載音樂檔案的次數,消費金額則於最後併在當月的電話費帳單中。同時,這套機制會與由大葉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開發的版權分配系統做連結。

陳國華指出,有了版權分配技術,一首歌的詞曲創作人、歌手、唱片公司及網路唱片行,都可在同一個介面上,即時查詢到該首歌被下載的次數,並即時統計出歌曲的每位關係人,能分配到多少版稅。

而9月開始,華總也有一連串的行銷推廣計畫,希望建立台灣MP3第一品牌的形象。首先會與中華電信的「公共資訊站」合作,目前部份火車站、捷運站等公共場所都有擺設這部可上網的機器,網友可從資訊站中直接將音樂檔案下載到MP3播放機。

此外,華總也打算推出「MP3大補帖」,目前已準備了1,000首歌曲,並印製成目錄,從9月起置於便利商店,提供網友選歌,再傳真到華總,華總會幫消費者錄製成CD。

而因應明年的收費計畫,陳國華指出,華總也與IBM、微軟合作,採用其EMMS及Media4.0的影音壓縮加密技術,屆時,可透過技術的控制,防止音樂檔案的佈。預計明年採取收費制度後,光是MP3服務,就能帶進1,000萬元的收入。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