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網路與廣告的關係,范可欽僅將網路當成眾多行銷工具之一,但在網路上使用者化身為電子訊號,因此溝通的環境具有隱密性是其優勢,不過,也由於網路身份是虛擬的,所以傳統以性別、年齡來分類消費者的行銷方式,不適合網路,最好依據網友使用行為分類,並加入心理學專業,了解網友的使用行為。
面對網際網路浪潮,包括奧美、意識型態等傳統廣告公司皆開始投入資源,成立互動行銷部或將網路廣告獨立成公司運作,近年來,新興的廣告或行銷公司,也泰半向網路靠攏,如亞洲網廣告行銷(ASIAD)、多寶格行銷等。
但選在網路熱潮不斷發燒的年代,於半年前甫成立的廣告公司─匚合創意,相較於許多網路狂熱者,其創辦人也是公司執行創意總監范可欽,雖然相信網路是繼電話、電視等科技之後最偉大的發明,卻選擇理性且務實的態度看待網際網路對於廣告的影響。
他認為,網路只是許多行銷工具之一,但在網路上使用者是一連串的電子訊號,因此溝通的環境具有隱密性是其優勢,不過,也由於網路上的身份是虛擬的,所以傳統行銷方式,像產品是針對特定性別、年齡族群傳送的思維,在網路上行不通,對網路族說話,應是依據其使用行為,這部份有賴心理學專業的加入。
匚合目前並不打算投入大量的資源專注在網路事業,只在客戶要求時,提供網路上的解決方案,因此面對新興、傳統企業前仆後繼投入網際網路,范可欽認為,就像蛋塔旋風一樣,有些業者並沒有想清楚網路事業的本質,就盲目地跳進去,造成新網站不斷成立,但沒多久即消聲匿跡,形成泡沫現象。
加上網際網路是美國人發明的,其文化背景促成了今日網際網路市場的領導地位,也使得台灣在網路的發展上缺乏原創性,更難找到出路;同時,從科技的角度出發,許多真正符合網路本質的呈現方式,在技術上仍無法克服,造成目前不論是banner廣告或其他行銷方法的表現都過於粗糙。
不過,現在不投入網路事業,匚合仍花費心力觀察網際路網路,范可欽指出,客戶普遍都會要求透過網路進行所謂的目標對象行銷(Target Marketing),但對象的分類卻以性別、年齡等條件區隔,他認為這種行銷方法不適合網路。
因為網友在網路上其實是變異體,男性會以女性身份悠遊,行銷者無法真正獲知坐在電腦螢幕後的人是誰,具有什麼特徵,故想擄獲使用者的芳心,必需觀察其使用行為,並找出一定的行為模式。因此,范可欽認為,網路行銷應從使用行為來分類,他也嚐試將網友分為購物族、e-mail使用族、駭客族、聊天族。
范可欽指出,只有了解網友在網路上的行為模式,並從其任何一個click行為中獲取商業利益,才能真正發揮網路發揮影響力。而探知網路使用者在網路上的行為模式,除了現有的資訊人才之外,網路行銷其實有賴心理學專業的加入,來研究人類化身為電子符號這種變異體時的特徵。
熱門新聞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