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MIC發佈行動支付使用需求調查結果,顯示約4.8%的國內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包括QR Code、NFC等技術。

資策會MIC在去年11月至12月間進行「台灣行動支付需求調查分析」,透過網路訪問1041位北中南地區民眾,男性、女性別各佔50%。將行動支付定義為以智慧型手機為載具,於付款當下透過特定技術或裝置,使用非現金的金融工具搭配認證步驟,完成與實體商店間交易的支付方式。

該調查發現國內使用行動支付用戶已佔消費者的4.8%,具備行動支付條件的未使用者(即聽過行動支付且使用可支援的手機)則佔11.7%,綜合兩項數據,16.5%的消費者具備使用行動支付條件,預期2015年國內行動支付將從萌芽期進入發展期。

約6成4的受訪者表示聽過行動支付,聽過行動支付的受訪者中約有1/4表示自己的手機可支援行動支付,3成4回應無法判斷是否可支援,近4成回答所使用的手機無法支援。顯示民眾對行動支付的概念認知,以及使用的手機支援度有待提昇。

4.8%已使用行動支付的消費者中,有近7成5使用QR Code進行行動支付,50%使用NFC,4%不清楚所使用的方式。近9成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的交易金額在1000元以下。

民眾使用行動支付進行消費的體驗,68%認為良好,28%認為普通,只有4%認為體驗不佳。若以技術進一步區分,使用QR Code者73%感到良好,使用NFC者則是76%,民眾對兩種行動支付滿意度不相上下。

已使用行動支付者對使用行動支付、前往提供行動支付的商家消費意願上都高於沒有使用行動支付者。

資策會分析指出,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後,不論是考量以行動支付為付款工具,或是前往提供服務的商家消費,意願上都明顯高於未使用者,而且傾向使用行動支付付款,而非以現金或實體卡片付款。顯示手機與商家支援度,消費者認知普及率提升,有助於消費者的支付習慣轉移至行動支付。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