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今年七月的第一個星期二,由日本總理大臣親自主持的IT戰略本部會議中,通過了一項影響日本未來5年發展的政策計畫—「i-Japan戰略2015」,這計畫勾勒出日本如何運用IT打造未來社會的藍圖。
在i-Japan戰略藍圖中,日本政府打算透過修法的方式,成立一個國家級的專任CIO職務,負責推動日本電子化政府的所有事務,統管由各地方省府CIO所組成的「CIO連絡會議」,取代了過去由內閣官房副長官補(相當於臺灣的行政院副秘書長)兼任統管的方式。
日本內閣不是唯一想設立國家級CIO的政府。美國總統歐巴馬就職不到50天,就任命Vivek Kundra擔任美國史上第一位聯邦政府CIO(Federal CIO),掌管美國IT政策方向,領導各州政府的CIO。而且他還要負責監督總額高達710億美元的科技預算。
英國的腳步更早,2005年就在首相直屬的內閣辦公室下,設立了政府CIO(Government CIO)的職位,來領導e政府辦公室(e-Government Unit),推動英國政府的轉型。
金融危機凸顯集體管理應變力不足
日本想要打破的現行電子化政府管理架構,是一種兩層式的集體管理架構。從2001年開始推動電子化政府後,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等同於總統府)下設立IT戰略本部(IT Strategic Headquarters,ITHQ),負責全國事務相關的資訊政策,由總理大臣擔任主席,加上少數的核心內閣成員所組成,共同決定與國家級事務相關的各項IT政策方向。
但是,對於各府、省等地方性資訊政策,則由各省府CIO所組成的CIO連絡會議共同決定,CIO連絡會議議長則由相當於臺灣行政院副秘書長的內閣官房副長官補來兼任。
日本原已訂定了2010年的IT發展目標,希望保持這個管理架構,用IT打造日本的資訊競爭力,讓日本成為世界級的資訊供應者。但是去年金融危機所造成的經濟衰退,打亂了日本政府的腳步。
看到英、美、韓等各國紛紛調整IT政策,深化IT應用來挽救經濟衰退。日本也決定用IT來解決金融海嘯帶來的問題。
但是,日本現行的兩層式集體管理架構,不但應變速度緩慢。中央與地方的本位主義,彼此溝通協調不易,更讓人力和資源無法充分發揮效用,導致政策無法落實。
為了盡快從經濟衰退中回復,日本政府認為,資訊管理架構的變革勢在必行。在今年4月9日,日本IT戰略本部先通過3年期的IT緊急應變計畫,隨後又在7月6日,通過中長期計畫「i-Japan戰略2015」。
在3年緊急計畫中,日本政府就宣布要設立國家級CIO,暫訂職稱是「政府CIO」,採專人專任制。而2015年計畫則更明確地載明,將透過修法和變更預算的方式,建立國家級CIO制度的法源,成立專責的輔助辦公室,讓國家級CIO擁有充分授權和人力資源。
打破行政本位主義,強化IT對政策的影響力
日本IT戰略本部在計畫書中指出,因為日本政府每年整體IT投資高達20兆日圓,IT發展已經是政府的核心任務之一,CIO角色必須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日本政府希望透過制度化的國家級CIO角色,打破各級政府的行政本位主義,建立一個整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資訊管理架構,由中央統籌各級政府IT人力和資源的運用,來提高政府行政運作效率。
另一方面,也希望藉由國家級CIO在中央政府的決策影響力,連帶強化了地方各省級CIO,在其所屬政府機關中的權限,讓IT在政府機關中能夠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i-Japan戰略2015計畫的推動,不論是中央層級或地方層級的日本資訊單位,在未來五年中,都能夠在政策制訂和執行過程中,扮演比過去更核心的角色。國家級CIO的確立,正是日本用IT改變政府機關的關鍵。
過去美國也是採聯邦主管機關和地方聯席會議的兩層集體管理方式,來推動電子化政府和IT政策。
由白宮預算管理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OMB)主導,其下設立「E政府和資訊科技辦公室(OEGIT)」來負責全國性電子化政府的策略。
美國預算管理局的角色,相當於行政院研考會加上主計處的功能,統括了政府政策規畫、預算執行和督考的任務。在歐巴馬任命聯邦CIO之前,主要由預算管理局副局長主持E政府和資訊科技辦公室,並且向局長回報,局長再向總統管理委員會彙報。
而各州政府的CIO則組成CIO聯席會(CIO Council),由預算管理局副局長兼任主席,定期檢討電子化政府的執行成效,並且對聯邦政府提出IT政策的建議。美國政府許多IT政策都是由聯邦層級的預算管理局和州政府層級的CIO聯席會,這兩個單位聯名提出。
但從今年歐巴馬上任以後,聯邦CIO取代了過去預算管理局副局長的角色,聯邦CIO同樣向預算管理局局長回報,但他是專任職務,既管理E政府和資訊科技辦公室,同時也是CIO聯席會的主席。
歐巴馬直接授權新任的聯邦資訊長Vivek Kundra來負責改善美國政府效能,以及降低政府營運的支出,並且要確保政府的安全性、開放性和有效運作。Kundra到任後,在第一次媒體電話會議中也承諾,他的職責就是善用IT的力量,確保國家走向對的方向。
對美國政府而言,聯邦CIO不單單只是全國最高層級的政府IT主管,他擁有極大的管理責任,負責監督所有政府機構的運作效率和710億美元科技預算的執行。
此外,歐巴馬還要求Kundra打造一個讓政府資訊互通的資訊架構(Enterprise Architecture),讓政府各部會、各州政府間的政府資訊相互交流和分享。
聯邦CIO的角色上必須處理複雜的跨部會水平整合,和中央與地方的垂直整合,這正是歐巴馬必須任命國家級CIO的主因。
Kundra也不負所託,很快地在五月時發布了Data.gov網站,提供民眾人自由取用各種美國政府機構的原始資料,涵蓋了美國的人口特徵統計、教育、能源、地域、健康、法令等,也能從中指定搜尋特定政府機構的資料,這是Kundra所推動的第一個計畫,也是歐巴馬開放政府政策(Open Government)的關鍵計畫。
Kundra表示,政府資訊公開能夠促進政府資訊的透明化,讓民眾直接檢視政府的成果,這是一種政府公開向民眾負責的方式。所以,他將這項計畫列為就任後的首要任務。
不論是美國或日本,在今年都不約而同地,調整電子化政府的管理架構,設立國家級的CIO,將政府資訊部門的決策層級向上提升,來強化國家IT政策推動的執行力。
臺灣推動資訊長二級制
今年,臺灣也正在進行資訊組織的改造工作。在行政院組織修訂草案的規畫中,預定在「院」級設立資訊統籌單位,各部會也將設置「部」級CIO的職位,並且在部會下設立一級資訊單位。過去可能是二級、三級或臨時任務編組的資訊部門,其單位層級都將全面提升。
目前正在立法院審查的草案內容中,「院」級CIO將由NICI(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小組)政務委員「兼任」,而非像英、美那樣的專任國家級CIO。臺灣的「院」級CIO能否發揮跨機關部會的決策影響力,還是未知數,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資訊單位層級的全面提升,將會是臺灣電子化政府發展的一大步。
美國電子化政府推動組織架構
從今年歐巴馬上任後,聯邦CIO 取代了過去預算管理局副局長的角色,聯邦CIO 同樣向預算管理局局長回報,但採專任職務,既管理E 政府和資訊科技辦公室,同時也是CIO 聯席會的主席,領導各州政府的CIO。
日本2015年IT戰略,優先著眼民眾需求
日本IT戰略本部接連在上半年通過了兩項重要IT發展政策,包括3年緊急應變計畫,和未來五年的中長期IT發展計畫,也就是「i-Japen戰略2015」計畫。
和前一代的日本IT發展政策相比,在i-Japen戰略2015計畫中,日本政府改變了政策規畫的思考角度,從過去的資訊提供者,轉變為以人民需求為核心的使用者角度。
從使用者角度的思考出發,IT發展政策不再像過去那樣,訴求全面性的產業發展和社會經濟競爭力,而是集中資源,專心發展與民眾最相關的三大重點,包括電子化政府與電子自治組織、醫療與健康、教育與人才。
第一項IT戰略重點是透過修法設立「政府CIO」,統管所有電子化政府的推動事務,作為發展「國民個人私箱書」服務的主要推手。國民個人私箱書服務是指,由政府免費提供給每一位國民,擁有一個私人的公務電子郵件信箱。
未來所有政府部門要發給民眾的資訊,例如稅務資訊、年金保險通知、退伍文件等,都直接郵寄到這個私人公務電子郵件信箱中,連健康保險資訊或電子健康記錄的訊息,也可以記錄在這個信箱中。政府和企業間的往來文件,也可以透過這個信箱來傳遞。
日本政府預估,對政府與民間企業而言,整體可減少6,300億日圓行政費用和2,200億日圓的人力開支,預定在三年計畫內完成。
而第二項發展重點則是要解決日本各地醫療人力不足問題,透過IT技術發展遠距醫療系統,並且建立電子健康記錄,將民眾健康資訊集中,減少因病歷資訊遺漏衍生的醫療誤診情形。
最後一項在教育上的IT政策,是要推動資訊融入教學,鼓勵學校在課堂教學中善用IT技術,例如導入電子白板等。IT戰略本部甚至在7月6日的會議中,實機展示電子白板在教學上的運用情形,讓與會的總理大臣與內閣閣員實際感受新一代的教學輔具。
在未來3年中,日本預估將擴增3兆日圓的IT投資,創造40萬個就業機會,一方面協助日本走出金融風暴的衝擊,也打造新一代的電子化政府。
日本2015年i-Japan戰略架構
對e政府的建言─WWW之父:用連結性資料將政府資訊上網!
當Vivek Kundra就任美國聯邦CIO後,他認為政府資訊公開是首要任務,希望透過資訊公開來達到歐巴馬向全民負責的承諾。因此,最近半年來,許多美國政府官員紛紛詢問網際網路之父Tim Berners-Lee,要如何將政府資料放上網路。
Tim Berners-Lee認為,2009年是政府資訊上網之年,不論是美國或英國政府都承諾要開放政府資訊。而且,很多官方機構早已是每年定期將政府資訊公布在網站上。
他認為政府資料上網有三大好處,首先是能提高人民對政府功能的認識,進一步促使人民擁有更大的權利和義務。第二是能貢獻出對世界有價值的資訊,最後是資料開放能讓政府和世界的運作更有效率
連結性資料的三大特性
為了達到這三個目的,Tim Berners-Lee建議推動電子化政府的官員,最好採用連結性資料(Linked Data)技術來處理上網的政府資料。
連結性資料是一種資料格式的特性總稱,凡是具備了開放、模組化和擴充性,這三種特性的資料,都可以屬於連結性資料。第一個特性:開放(Open),是指各種應用程式可任意取用資料,不受限制,而且是採用開放資料格式,非專用格式。
第二個特性是模組化(Modular),任何連結性資料的片段,都可以任意組合(如Mashed-Up)成新的連結性資料,例如用臺北市民健康資訊可以由臺北市戶政資料和健康局的資料組合而成,健康資訊還能再組合。
第三,擴充性(Scalable),連結性資料要讓使用者很容易地對原有資料進行擴充,甚至是以前用過的名詞和定義,即使現在已經隨時間改變了,還是要能夠讓任何人很容易可以進行擴充或修改。這三點是Tim Berners-Lee認為連結性資料的必要特質,也是政府單位釋出政府資訊時,可以遵循的資料處理原則。
不過,優先順序上,Tim Berners-Lee認為:「第一優先是將原始資料上網,其次才是建立連結性資料。」
兩種政府資料上網的方式
一般來說,有兩種將政府資料放上網的方式,第一是由上而下的方式,先成立國家計畫或委員會,找有興趣的人來開會,定義出符合所有資料特性的共用詞彙和分類架構(Ontology)。不過,Tim Berners-Lee指出,這種方式非常耗時,也往往很難有共識。
他推薦另一種由下而上的方法。取得高層授權後,就先把資料放上網路,由使用者集體參與的結果來決定出資料最後的形式,之後再整合。
另外一個政府資訊上網的秘訣是,須先盤點擁有的全部資料,然後判斷出哪些資料放上網路,最能符合成本效益比。不過,這類評估工作同樣費時,所以,Tim Berners-Lee建議:「先拿一些資料放上網吧。」
Tim Berners-Lee也特別提醒主事者,政府資料上網並非是要恐嚇或干擾原本負責處理資料的機構或官員,所以,主事者必須確保原來的系統或體制不受干擾,由原本處理資料的人員也可以參與。
資料形式上,不論原始資料是放在關連式資料庫、試算表檔案或XML檔案中,都可以先轉換成RDF格式。
提供資料的網站需要建立索引,提供XML、CSV檔和網路應用常使用的JSON格式,每項資料註名資料來源,最好也紀錄所適用的授權方式。
此外,政府網站的角色,並非是和外部網站競爭。外部網站可以增加政府資料的價值,所以,網站主事單位可以建立回饋機制,蒐集使用者意見來決定資料格式。
W3C協會也成立了一個eGov特別工作小組(eGov Interest Group),來討論政府資訊上網的挑戰和解決方法。Tim Berners-Lee建議官員可以到這個小組中尋求支援。
WWW之父Tim Berners-Lee認為,政府資訊可用連結性資料的形式,放上網路。
【相關報導請參考「國家級CIO」】
熱門新聞
2025-01-26
2025-01-25
2024-04-24
2025-01-26
2025-01-27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