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全臺銀行多達3,400多家,但大多集中於都市或人口密集地區,而鄉下民眾慣用的街角郵局則無法提供較高額的借貸,對數十萬臺灣農夫或漁民來說,為了農務或漁事等生計所需的業務資金,往往得靠全臺農漁會信用部分布各地偏鄉的上千個農漁會據點來辦理。
但小型金融機構規模小且資源少,不容易提供像大銀行一般的金融服務,所以,政府於2005年開設了全國農業金庫(以下簡稱農業金庫)來統整全臺農漁會,還打造了一套資訊系統來整合這數百家小型金融機構,而負責這項IT大工程的關鍵人物就是農業金庫資訊室協理陳民松。
農業金庫於2005年開業,起初的銀行核心系統是委外建置,一直到2008年陳民松決心為農業金庫量身打造核心系統,為大量減少人工作業問題,例如自動化月底提列作業,含營業稅、應收付利息、聯行息、以及申報主管機關報表等。
組成50人團隊11個月合力打造核心系統
一般銀行核心系統有600種連線交易、600份以上的報表,合計約幾千支程式串接於一個系統中,大約要花兩年時間才能建置完成,陳民松解釋。
但農業金庫沒有這麼多時間,成立之初,其資訊室只有20人外,再外聘了超過一倍的人,只花了11個月完成第一套核心系統。不過,這只是起步,陳民松說,這就像一輛車子由幾千個零件組合而成,開發完成後,還要顧慮安全、性能及維護等。
除了核心系統,農業金庫其餘內部基礎工程像是企業內部網路、電子郵件、公文管理、聯徵查詢,以及同業資金調撥系統也得逐步納入規畫和建置。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對陳民松來說,從無到有打造銀行系統的任務並不陌生。在農業金庫之前,他就曾籌備過元大銀行前身亞太銀行的核心系統及相關IT建置。他認為,銀行核心系統除了建置本身工程浩大外,最大困難其實是,與來自四面八方的銀行同業及內部高層溝通系統流程與業務規章的配搭工作,「這些挑戰的解藥就是時間跟溝通」,磨合到眾人接受完成建置後,再對櫃檯人員進行教育訓練。
310家農漁會十套異質系統帳號大整併
陳民松於銀行資訊單位任職將近28年,相較於民營銀行,他認為,農業金庫有很大的不同,業務上,一般銀行以個人客戶居多,旗下均有多間分行,但農業金庫90%的存款來源都由農漁會餘裕的資金轉存,旗下分行較少頂多3家,同時還得配合政府政策規畫所提供的服務,例如提供政府補助的利息補貼、農業專業貸款等。
資訊單位所需建置的服務也有很大的不同,服務民眾為主的民營銀行多以消費金融為主,IT系統也聚焦於銀行本身的需求,而農業金庫則是以企業金融為主,且需肩負輔導農漁產業的任務,如開發農漁會業務輔導網站、農漁會交流網站等。
例如在2005年時,農委會農業金融局為協助農漁民及農漁企業經營需要籌措資金,先委由農業金庫建置農貸相關報表網際網路申報系統,將原以書面方式申報之報表改採網路申報,農業金庫也利用近10個月的時間在2007年打造了農漁會專案農貸帳務管理資訊系統,藉此處理農貸額度管理、自動化利息差額補貼相關作業,以及加強農貸控管警示、管理查核等機制。
他以目前正在開發的農漁會共用帳戶系統為例,一般銀行帳務系統只需要開發一個版本,不只總行使用,其他分行也跟進導入,但是,臺灣這310家農、漁會的情況截然不同,不僅各自財務獨立,個別業務差異大,甚至採用的核心系統多達10種。
陳民松指出,為了建置共用帳號系統,最大挑戰是得先了解各地農漁會系統、業務的異同,盡可能整併雷同業務流程,再分開處理相異處。因此,他設計了一個多銀行(Multi-Bank)架構, 來提供70%的農漁會共通功能,以及30%的個別需求。他預計,此共用帳戶系統將在明年第二季上線。
近期建置的農漁會聯貸系統已於12月4日上線,目前正處於平行測試階段,陳民松解釋,只靠一家農、漁會的資本較少,建商多半不願意向農、漁會申請土地融資,透過這個聯貸系統的中介,就能協助多家農漁會,透過聯貸案的方式來提供高額貸款,也能協助處理還本付息等後續事務性功能。
開發共用代收平臺,打造全臺第三大代收通路
此外,農業金庫花了約半年時間於2009年推出了農漁會代收平臺,來負責包括國民年金保險費、水費、電費、電信費、信用卡費及有線電視收視費等273項代收服務,截至2014年底,處理了4,546萬筆代收帳款。
陳民松說起,這項代收服務的前身其實是2008年底為消費券先建置的消費券代收平臺,當時金融海嘯,政府發放消費券給民眾消費,商家拿到消費券後再至臺灣銀行兌現。
然而,許多偏遠地區並沒有臺灣銀行的據點,因此農漁會向農業金庫提出建置消費券代收平臺的意願。
其實,消費券兌換平臺是代收平臺的前身,在讓農漁會能提供各地區商店兌付消費券,且因手續費收入就超過了2,500萬元後。緊接著,農業金庫才利用此成功經驗進一步擴大通路,發展出農漁會代收平臺。陳民松指出,全省農漁會連同旗下上千個分支機構都能提供代收,已可說是臺灣第三大代收通路,僅次於超商和郵局。
不過,他也說因為農漁會歷史悠久,終端設備老舊,員工對IT的投資較為保守,同時對改變原有的業務行為意願並不高,因此在落實建立新系統時需要一步一步進行,陳民松認為,漸進式改變就像從消費券代收系統到整個農漁會代收平臺,讓原先不太能接受的農漁會能適用新系統處理業務。
全國農業金庫資訊室協理陳民松表示,從消費券代收業務單一需求,發展為310家農漁會共用的代收平臺,靠的就是漸進式改變。
避免日後亡羊補牢,資訊系統切記備援且計畫性更新
才10歲的農業金庫卻可以說相當年輕。過去,傳統銀行在還沒有PC和伺服器的時候,只能採用大、中型機終端架構,一定得透過其銀行專屬系統才能操作金融服務,而後小型機、PC、DOS/Windows和IP網路等新技術的出現,分散式主從架構開始盛行,到現在只要從瀏覽器登入,不論是利用平板、手機、電腦等都能使用原先只能透過專屬系統才可以使用的服務。
陳民松指出,因為農業金庫很年輕,所以運用了許多新技術,部分系統也都採A/B測試,讓改版更容易,他進一步解釋,A/B測試會維持部分使用者先繼續使用舊有的A系統,另一批新用戶使用重新開發的B版本系統,如果用戶認為B版好用,再逐步從銀行內部開始導入,將所有用戶都轉移到B版本。
不過,他也說,農業金庫的公文管理系統、人事系統也用了十年,已經在計畫重新開發。但其實他們還能用,為什麼急著更新呢,陳民松提及2010年時桃園中正機場行李分檢系統因硬碟老舊而故障的事件帶給他很深的感觸。
他說,當時因為老舊硬碟的資料長達五年沒有任何備份,復原系統的過程導致連續兩天只能靠人力分送行李。「任何系統都應該要建立計畫性的評估和更新,更新系統的成本絕對少於後續亡羊補牢的成本,成本不僅是金錢,還包含人力、時間。」他說,也因此,農業金庫會願意規畫預算來定期升級系統,避免因系統老舊而發生故障。農業金庫目前主要機房設置臺北信義計畫區,並在臺中建立備援。同時,陳民松也要求,任何系統不能只有一個人了解如何操作,一定也要其他可接手的人,或是透過輪調,讓更多人都能熟悉同一批業務。
未來也想切入Bank 3.0
陳民松認為,未來銀行業會逐漸減少實體銀行,走向以網路銀行為主的模式,他以德國的一間新創公司Number 26設立的網路銀行為例,用戶只需要在智慧手機上申請銀行開戶,透過視訊電話出示護照或身分證明即可完成,此類的銀行很少或根本沒有實體分行,銀行後臺工作人員直接與終端客戶進行溝通和業務往來,銀行的業務及金融服務大部分只要在網上即可完成。
另外,除了依靠網路,他們也會積極與其他實體銀行或是實體通路合作,比如用戶只要利用條碼即可到便利超商存款,或者借助其他金融機構的實體提款機取款,「這是實踐Bank 3.0的一種作法」他說。
不過,陳民松表示,農漁會走向Bank 3.0還有很長一段路,還需要考慮各地農夫、漁民們使用網路的習慣,以及各地的數位化程度。鄉村地區的農漁會成員們,不論年紀高低,都對網路銀行不熟悉,他們喜歡臨櫃交易、與人互動。
即使如此,正因為農業金庫的規模不大,想要擴大經營規模,還是必須想辦法找出商機及營利方法,因此,陳民松也計畫要建置電子支付平臺、開始上網銷售基金等新業務。
同時,也會擁抱DevOps來開發行動銀行App,明年甚至開始嘗試建置Bank 3.0的環境,試著整合農漁會各自的產品購物網站。陳民松認為,「資訊科技日新月異,IT人的宿命就是不斷地更新自己,將技術和思維運用於崗位上。」儘管不在大銀行任職了,但他仍積極運用大銀行的經驗及嘗試新技術來改造農業金庫的IT,盡全力成為全臺農夫、漁民們的金融靠山。
CIO小檔案
陳民松
全國農業金庫資訊室協理
學經歷:畢業於逢甲大學電子計算機科學系後,皆於金融資訊的領域任職,如NEC金融事業部門的IT建置,及亞太銀行﹑華僑銀行等一般金融銀行資訊部任職近28年。2004年從全國農業金庫籌備之初,就進入該行資訊室擔任協理,除了管理內部核心系統,也背負著整合全臺農漁會資訊系統的使命
機關檔案
全國農業金庫
●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館前路71號
● 網址: www.agribank.com.tw
● 成立時間:2005年5月26日
● 業務介紹:由政府為統整歷史悠久且數量眾多的農漁會信用社打造專屬的金融機構,目標除了與商業銀行抗衡外,也欲整合農漁會內部資訊系統,及拓展更多方便農漁民的業務
● 員工人數:277人
● 資本額:231.4億元
● 年營收:143.2億元(2014)
● 董事長:陳朝輝
● 總經理:鄭貞茂
資訊部門檔案
● 直屬主管:副總經理
● 資訊部門主管職稱:協理
● 資訊部門主管姓名:陳民松
● 資訊部門人數:53人
● 每年IT預算:3.8億元(2015);5.1億元(2016)
● 資訊部門分工:區分為制度分析、設計管理、資料管制、網路工程、系統管理及電子金融等科室
IT部門大事紀:
● 2007年:農漁會專案農貸帳務管理資訊系統上線
● 2008年:重新打造銀行核心系統
● 2008年:消費券兌換平臺上線
● 2009年:農漁會代收平臺上線
● 2015年:農漁會聯貸系統上線
● 2015年:開始建置農漁會共用帳戶系統
熱門新聞
2024-12-24
2024-08-14
2024-12-20
2024-12-22
2024-12-23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