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企業在選擇貿易夥伴、供應鏈上下游廠商,又或是銀行在授信借貸時,如何判斷合作對象的信用好壞?任何商業往來,都建立於雙方互信的基礎上,但要了解一家公司的真實情況,光是搜尋其公開的財務報表、營運資料、或爬梳網路評論,就要花費許多時間,而且,若不具調查與分析的專業,也無法做出精準的信評判斷。因此,更多企業選擇將這項任務,委託給工商徵信服務業者。
而CRIF中華徵信所(以下簡稱中華徵信所),就是臺灣歷史悠久的工商徵信業者之一,成立近一甲子的時光裡,累積了大量臺灣企業資訊,平均每年可生成來自於兩萬多家企業、共十多萬份的調查結果。近年來,中華徵信所也積極轉型為金融科技公司,尤其在2016年被併購,成了名列金融軟體全球百強的義大利CRIF集團的子公司後,更要逐步升級內部IT架構與協作文化,來加速發展徵信科技。
CRIF亞太區策略:用雲端架構維持各國IT一致性
為了支撐徵信業務發展,中華徵信所在2004年,就開發了一套自動化徵信報告作業系統,並沿用至今。在未有系統之前,要製作一份徵信報告,需要靠作業員從無到有的打字、編排,全手動的產出調查結果,直到開發自動化系統後,才開始有了固定的欄位,讓人得以依照欄位來錄入受調查企業的基本資料、財務資料、負面訊息、訴訟記錄等,再由系統按照設定好的格式,自動匯出一份約20到30頁的徵信報告。
接著,中華徵信所也在2006年,將這套自動化系統帶進北京分公司,並根據北京在地的需求調整欄位與功能,而當年主導分公司徵信系統的建置者沈聖書,就是現在CRIF亞太區資深技術經理、同時也是亞太區IT部門最高負責人。他回憶:「當年將系統移植到中國時,仍有水土不服的問題。」比如臺灣地址欄位的縣市、鄉鎮、路段切割詳細,但中國不然,這類資料形式的差異,就需要重新調整輸入欄位來克服。
不過,這套已在臺灣使用超過15年的徵信報告作業系統,最快可能在明年走入歷史。沈聖書說明,因為CRIF從2011年起,就開始佈局亞太區市場,除了陸續在各國成立分公司,自2016年起,也先後併購了包括臺灣、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地的徵信企業,在被併購企業IT架構各自獨立的情況下,「CRIF想要把各國的徵信報告作業系統,轉換為單一的新架構。」
為了維持各國IT架構的一致性,CRIF的全球技術部門(Global Technologies)在2017年著手設計雲端徵信報告作業系統的框架(以下簡稱雲端BI平臺),並在2018年部署到新加坡的AWS資料中心、在2019年部署到阿里雲,兵分兩路進軍亞洲、中國市場。
沈聖書表示,CRIF採取雲端策略的考量,其一,是能運用同一套部署在AWS或阿里雲的雲端BI平臺,跨境服務多個國家或地區,儘管仍有國家礙於法規限制而無法上雲(如臺灣),但長期來說,將比分散各地的IT架構更容易管理;其二,則是CRIF認為,主流雲端大廠提供的雲服務,其IT架構可被信賴,具備健全性、安全性與穩定性等特質,「雖然雲端支出可能增加IT維運成本,但這是必須要走的方向。」
雲端BI架構優點多,但落地臺灣為一大挑戰
CRIF亞太區資深技術經理沈聖書表示,不只是IT需要適應開發協作,對業務部門來說,進一步參與軟體開發也將成一大挑戰。攝影/洪政偉 |
談到雲端BI平臺與中華徵信所舊有徵信報告作業系統的差異,沈聖書說明,最明顯分別,在於舊系統開發時間早,使用的程式語言、版本都較舊,反觀雲端BI平臺,版本仍在不斷更新,比如部署在AWS的雲端BI架構,先採用了.Net框架、微軟的關聯式資料庫,而後也在去年的新版本中,加入了搜尋引擎Elasticsearch,能針對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有效率的模糊查詢,強化了雲端BI平臺的搜尋能力。
而且,舊有的徵信報告作業系統,主要提供中華徵信所內部使用,在系統生成報告後,還是需要客服人員負責將徵信報告寄給客戶。但這套雲端BI平臺,現在正在開發提供客戶端使用的功能,未來完成後,預計可以讓客戶透過對外服務的介面來登入,直接進行委託、下載報告或是查詢歷史紀錄,也能查詢是否有受調查客戶的現成報告,並以較低價直接購買。
沈聖書表示,CRIF近年來除了擁抱雲端,在產品開發上,也採取最精簡可用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的概念,要用相對低的成本開發產品,快速投放到市場上進行檢驗。同時,CRIF也開始嘗試將單一功能模組化並打包成微服務,使其成為不同解決方案都能採用的通用模組,不僅未來整合解決方案時更加容易,版本更新或升級的過程,也會變得更有效率。
不過,要真正將這套雲端BI平臺導入臺灣,「還有很多挑戰。」沈聖書說明,由於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地無法規限制,所以能順利將資料境外儲存到新加坡AWS機房;但在臺灣,若金融機構要將機敏性資料上雲,現行法令就明文規定,委外處理的客戶資料以及資料儲存地,要以我國境內為原則,若需要境外儲存,還需遵守三項配套規範,這也使得中華徵信所要轉換成雲端IT架構,格外困難。
沈聖書指出,資料搬遷計畫將在明年展開,屆時會先評估部分資料境外儲存的可行性,若仍有法規疑慮,會進一步考慮將雲端BI平臺部署到臺灣境內的Google資料中心,採用GCP作為雲端BI平臺的基礎建設,「但這又是另一個挑戰,因為GCP的框架跟AWS不太一樣,整套BI平臺需要重新搬遷部署。」
以它國經驗為參考,為明年資料搬遷工程做準備
不只臺灣子公司明年要上雲,CRIF從去年開始,已經在菲律賓據點啟動資料搬遷上雲的作業,今年上半年則輪到印尼據點、下半年預計是越南據點,這些各國據點都要改用雲端BI平臺來取代當地舊有的徵信報告作業系統。沈聖書表示,這些資料搬遷的經驗,也能作為中華徵信所未來上雲工程的參考。
「在取代舊系統的過程裡,資料的轉換是關鍵。」沈聖書說明,在資料搬遷之前,CRIF會有一組專精資料分析的人員,來分析現有資料庫與雲端資料庫結構的差異,來找出正確的對接方式,並擬定轉換計畫。而且,也因資料轉換的過程是以舊有的資料庫結構為基礎,所以資料搬遷期間內,也不能變更資料庫的架構,比如調整輸入欄位等。
沈聖書表示,資料搬遷過程中,同時也會進行資料清洗,將龐大資料庫中重複的資料刪除,比如被調查的企業中同時出現了「中華徵信所」以及「中華徵信所股份有限公司」,這兩者明顯是同一家企業,就需要比對並刪除重複資訊,而且,分散在本地端資料庫的資料,上傳到雲端後也需要合併或重新分類,「這其實非常花時間,比如印尼的資料搬遷作業,就預計要花半年。」
若以中華徵信所的系統現況來預估,沈聖書表示,「臺灣花費的時間只會更長、困難度也更高。」除了臺灣本地端的徵信報告資料量龐大,系統長期下來也串連了多種服務與資料平臺,已經不是一個獨立的系統,「所以資料移轉的時候,還要同時考慮到新的平臺能否提供相同服務。」這些都是未來進行資料搬遷的挑戰。
CRIF的敏捷協作開發方法也要移植臺灣
除了IT架構要轉換,在IT人員的協作文化上,CRIF也要在臺灣引進敏捷開發、以及兼顧安全性的協作開發流程(DevSecOps)。
沈聖書指出,中華徵信所IT部門一直以來扮演後勤單位的角色,在開發系統時,會先與業務部門確認詳細的規格與需求,接著由IT部門進行系統設計、開發,最後再由業務部門來測試,沒問題即上線,「但這種由需求方提出詳細需求,再一次由IT部門開發完才交付測試的方法,很常在測試的時候,才發現與當初設想的不一樣。」沈聖書表示。
相較之下,CRIF採用JIRA作為內部敏捷開發平臺,更重視需求方與開發方協作的過程。沈聖書表示,敏捷開發要求雙方最少每兩週要開一次會,來定期回報開發進度、確認需求,以及訂定未來兩週的階段性目標,要透過持續互動溝通,來讓最後的開發結果,更接近於實際需求情況。
而在DevSecOps方面,CRIF的標準協作流程,會經過開發、測試與生產三大環境。當IT部門在開發環境完成開發並經簡單測試後,就會進到測試環境,由提出需求的單位進行完整測試,若無問題,才會部署到生產環境正式上線,「而且在每個開發環節裡,都要考慮到安全性,也就是在DevOps中加入Sec的概念。」沈聖書說。
DevSecOps的另一個特點,則是在任何測試環節發現問題時,必須不厭其煩的回到開發環境,重新開發與測試,但隨著要修正或新增的需求增加,軟體版本也需不斷更新,為了加快軟體的部署與測試,CRIF也導入了持續整合工具Jenkins,將作業流程自動化。
沈聖書表示,中華徵信所預計在今年,將CRIF的開發方法移植臺灣,全面升級協作文化,「未來導入新協作方法後,不只是IT部門需要適應,對於業務部門來說,進一步參與軟體開發也將成為一大挑戰。」
看好開放銀行浪潮,更要取得資安認證成為TSP業者
隨著臺灣開放銀行邁入第二階段、法規日漸完善,中華徵信所也想要搭上這一波開放銀浪潮,成為TSP業者來創新徵信服務。就像CRIF歐洲有項服務就是,取得顧客授權後,以API串接顧客在各銀行的帳戶資訊與交易記錄,自動算出信評分數後,再提供給銀行來加速借貸申請的審核。為了將解決方案引進臺灣,中華徵信所的IT部門也計畫盡快取得資安標準的認證,來爭取成為臺灣開放銀行的合作夥伴。
CIO小檔案
沈聖書
CRIF亞太區資深技術經理
學歷:中央大學地球物理所碩士
經歷:2000年開始在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擔任助理研究員,而後任職於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在2006年加入中華徵信所,赴北京擔任技術長一職長達10年,並在2016年CRIF集團收購中華徵信所之後,擔任亞太區資深技術經理至今,同時也是亞太區IT部門最高負責人。
公司檔案
CRIF中華徵信所
● 成立時間:1961年1月18日
● 網址:www.credit.com.tw
●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東興路57號5樓
● 員工人數:90人
● 主要業務:企業商業徵信、企方位企業資料庫、風險管理、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 董事長:Vincenzo Resta 雷斯塔
● 總經理:郭曉薇
● 資本額:3億4千萬元
資訊部門檔案
● CRIF亞太區IT最高負責人:沈聖書
● CRIF中華徵信所資訊部門主管:高文川
● CRIF中華徵信所資訊部門人數:7人
IT大事紀
● 2004年:徵信報告作業系統自動化
● 2006年:開發北京分公司的徵信報告作業系統
● 2012年:開發與上線ERP系統
● 2015年:MMD監控服務平臺上線
● 2016年:為CRIF所併購
● 2017年:CRIF在新加坡建立雲端數據中心,並設計AWS雲端徵信報告作業平臺的框架。(簡稱雲端BI平臺)
● 2018年:成立GT(CRIF Global Technologies)亞太分部。
● 2019年:與中國廣東企業合作,將雲端BI平臺部署到阿里雲服務;將菲律賓本地端的徵信報告作業系統移轉到AWS雲端BI平臺
● 2020年:預計在臺灣導入CRIF的敏捷開發流程、DevSecOps開發流程;將印尼與越南本地端的徵信報告作業系統移轉到AWS雲端BI平臺
熱門新聞
2024-11-12
2024-11-10
2024-11-13
2024-11-14
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