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國內醫療界的龍頭,台大醫院不僅在醫療品質上追求一流的水準,在IT應用上,今年在新的門診系統上線後,也邁入了新的里程碑。和許多歷史悠久的醫院一樣,台大醫院本來的醫療資訊系統,是在大型主機上運作,現在則轉移到開放架構,整個系統運用Microsoft .NET重新開發,採用Web Services,一躍成為時下最先進的IT架構。

這樣大刀闊斧的作法,在醫療界十分受到矚目,因為這是一項龐大而艱難的工程,現在就連許多歐美先進國家的大型醫院,都還不敢這麼做。

20多年前開發的架構,近幾年漸顯捉襟見肘
台大醫院是在2年多前,前院長李源德還在任的時候做了這個重大的決策,並找來台大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主任賴飛羆,主導這個IT變革專案,由於專案非比尋常,台大醫院也以副院長層級的職等聘任賴飛羆,帶領原有的資訊部門進行這個改革計畫。

賴飛羆表示,「在大型主機上運作系統,本身沒有什麼不好,但是從日常維運的負荷,以及未來系統的擴充性等角度來考量時,轉成開放平臺,比較符合長遠效益。」

許多使用大型主機的企業在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會面臨擴充性不足、維運負擔沈重的問題,國內有些醫療機構,趁著因應Y2K危機時,一併把大型主機轉換成開放平臺的架構,像馬偕、長庚都是這樣的例子,當時台大醫院也有考慮這麼做,不過當時時間匆促,又考慮到轉換平臺的工程浩大、風險高,於是便以先度過Y2K為念,沒有在當時進行平臺轉換。到了兩年前,才又重新做下這個決定。

Y2K那一波轉換平臺的醫療機構,揚棄封閉式的大型主機之後,多半改採主從架構,這種架構的好處是資料存取十分有效率,管理也簡便。不過,這幾年主從式架構也被多層架構的呼聲掩蓋,在使用者端與資料庫間,都設一道中介層級,「雖然效率上會慢一些,不過卻比較安全!」賴飛羆說。因此台大也採用了這樣的架構設計。

除此之外,這幾年下來,Microsoft .NET、Web Services等技術的發展也比較成熟了,因此賴飛羆覺得,這些本來在觀察中的技術這這時都剛好到足以信賴的階段,這個時間點翻新系統,算是不錯的時機點。而且在運算系統上,也以刀鋒型伺服器為主,這些在醫療業都是很新的作法。

除了開發工具、設備翻新之外,在進行IT改造時,台大醫院也雇用了一些新的IT人員,因為原本的程式開發人員專長在COBOL語言,為了開發新系統,雇用的新人主要是要運用.NET來開發程式。

「我們當時雇用的第一個新人,就是之前在我台灣大學舉辦.NET比賽時,表現優異的學生!」賴飛羆說。這個新兵在2003年11月加入之後,新系統開發的工作也正式展開,之後陸續還雇用了10多個新進工程師,這些新人在經過短期的.NET訓練之後,便投入系統開發工作。

血庫系統上線,IT改革攻下橋頭堡
不過,他們並沒有一開始就埋頭進行門診系統的開發,賴飛羆指出,當時先做血庫系統,投石問路。

血庫系統在整個醫療資訊系統中,是比較小且獨立的應用,IT團隊運用新的工具,先在這個小系統上練兵。花了幾個月時間,翻新後的系統完成後,本來需要紙本查詢、傳遞的工作,都透過系統自動化處理,護理人員只要上網登入系統,就可以請領,血庫管理人員以前定期清點才能得知血庫存量,現在可即時查到。「這個系統上線後,等於是攻下了橋頭堡!」賴飛羆說。

2004年6月血庫系統上線成功之後,緊接著隔月IT團隊便進入門診系統的開發,直到了去年7月把整套系統開發完成,前後花了一年時間。

醫療系統龐雜,門外漢挑大樑難度更高
也就是在這個階段,賴飛羆特別感覺到這個任務的艱鉅。「當時接下這個工作的時候,就知道不是件輕鬆的事,後來真正投入其中,才更深刻感受到,醫療系統比想像中複雜,而投入其中的許多新進開發人員,本來是不懂醫療系統的,更增加了難度。」賴飛羆說。

任務雖然艱鉅,但是在這一年內,還是咬著牙,一點一滴把新的系統打造起來,特別是在如何把流程設計出來,以及流程確立之後,如何在系統上達到想要的目標,花了IT人員許多耐力與腦力。透過這次重新開發系統,也與業務單位溝通,重新檢視流程,盡量調整得更簡便、合理。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台大也趁這次翻新系統,全面導入了美國醫學界所推動的資料交換標準(Health Level 7;HL7)。這是規範醫院在各種報告表單上資料呈現格式的標準,遵循這個標準的醫療機構,未來在跨院間的資料交換比較便利。

要導入這個標準,其實也是這次任務中一個難題,因為採用這個標準之後,很多原來台大醫院內所使用的資料建檔格式必須改變,使用者必須改變原來輸入資料的格式,且大多必須比舊格式多填一些欄位資料。因此過程中,訓練、說服使用者適應新模式,也很費功夫。

另外,許多企業平臺轉換的時候,最困擾的是舊有資料如何平順地對應轉存進新系統當中,坊間有許多廠商會提供一些工具協助企業作這類資料轉移,不過價格不婓。賴飛羆便透露,當時有廠商建議採用一項工具,能把IBM主機裡的資料,順利轉入甲骨文的資料庫中,出價1500萬元,台大方面覺得很貴沒有採用,後來,部門內有一個工程師花了1個月時間,開發出一個類似功能的程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談起團隊中這個「價值1500萬元」的同仁以及這個過程,賴飛羆仍語帶驕傲地津津樂道。

克服了重重難關,完工的新門診系統先後在北護分院及公館院區試行之後,今年1月1日便在台大總院正式上線啟用,至今已經運行順暢。不過,這項IT改造工作卻還沒結束。「門診系統上線,只是第一階段任務完成,接下來還要陸續重新開發的是住院系統和急診系統,預定在今年底前完成。」賴飛羆說。文⊙何玉美

 

 

軟體開發商賺不到台灣醫療業的錢?

台大醫院這次新系統的轉換,完全透過自行開發,背後其實有個有趣的現象。「在台灣,做醫療系統開發的廠商大概很難不賠錢!」賴飛羆說。

就他觀察,台灣醫療機構的使用單位非常強勢,一個承包開發的業者,往往必須依據使用單位的各種需求,做十足的客製化設計,每個案子都「嘔心瀝血」才做得出來,所耗費的精神人力,常不敷成本。大概也只有自家的IT人員,能夠無怨無悔地予取予求。

賴飛羆在日本看到許多大廠(如:富士通)能夠承包許多大型醫療院所的IT系統開發,而且醫院方面也欣然接受,他認為這樣的模式其實很不錯。「使用單位如果能稍微妥協,改變自己去適應制式的系統,會讓醫療IT的應用發展加速很多!」他說。文⊙何玉美

賴飛羆-台大醫院副院長
●學經歷:台大電機系畢業後,赴美取得伊利諾大學電腦科學博士,返國後在台大資工、電機系任教,同時也兼任台大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主任,2003年8月受聘進入台大醫院兼任副院長,推動IT改革。

公司檔案-台大醫院
●成立時間:1895年
●主要業務:醫療服務
●公司人數:5600餘人
●資訊部門人數:66人
●資訊部門分工:教育訓練組,應用軟體開發與維護組,應用系統開發與維護組,系統網路組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