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銀行業的資訊人員來說,核心系統轉換的經歷非常可貴,往往可遇不可求,然而,一旦遇上了勢必刻骨銘心。因為核心系統轉換的工程,不僅時間冗長,而且有太多必須考量的因素。過程中,有的專案經理一舉成名,有的專案經理因此陣亡,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但是,國泰世華銀行資訊總管理處資訊長章光祖至少有6次核心系統轉換的經驗,他說:「這一次的核心系統轉換,很有可能是我人生中的最後一次。」

2006年5月,國泰世華銀行的核心系統轉換工程正式啟動,經過2年多的奮戰,目前總算邁入尾聲,章光祖說:「截至目前為止,一切都很順利,整體規畫都在預料之中,這並不是基於我的自滿,而是國泰世華銀行的核心系統轉換工程,已經邁入最後的測試階段,預計最晚將在2009年第2季上線。」

章光祖說:「國泰世華銀行的系統,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又經歷多次整併,系統承載的包袱無庸置疑,一路走來真的很辛苦。」現在,國泰世華銀行的核心系統轉換,雖然已經邁入最後階段,但是,必須面對的問題並沒有因此減少,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新舊系統切換時,如何把服務中斷的時間縮減到最少。

採取分次中斷系統的做法,盡量縮短服務中斷時間

依據過去的經驗來看,5年前,國泰與世華銀行合併,就迫使系統的服務中斷了40多個小時。章光祖說:「這一次的核心系統轉換,勢必會影響到所有系統,進而致使相關服務中斷,但是,我們希望可以把服務中斷的時間控制在40個小時左右,甚至更短,不過,目前還在評估各種可行的方案。」

乍聽之下,服務中斷不超過40小時的目標,似乎不是太大的挑戰,5年前,國泰與世華銀行合併,致使系統中斷的時間,就是40多個小時,現在,因應新的銀行核心系統上線,服務中斷的時間應該也相去不遠。

是的,大多數人的想法確實如此,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國泰世華銀行合併之後,5年多來,系統的複雜度與困難度,已今非昔比,光是資料量與交易量就倍增許多,這一次的核心系統轉換,卻同樣不能允許任何一筆交易資料出錯。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服務中斷的時間,同樣是以40多個小時做為目標,但是,這其中的挑戰卻是南轅北轍。

相較於其他銀行的核心系統轉換,國泰世華銀行還必須克服的問題,包括捷運沿線的ATM服務不能中斷。章光祖表示,依據國泰世華銀行與捷運公司的合約協議,捷運沿線的ATM服務,在早上6點到晚上12點之間絕對不能中斷。然而,為了因應核心系統轉換,服務不中斷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國泰世華銀行所能做的,是把影響降到最低,因此,最終很有可能會採取分次中斷的做法,進而縮短每一次服務中斷的時間。

目前國泰世華銀行的核心系統轉換工程,枕戈待旦。章光祖說:「依據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如期上線沒有問題。」但是,核心系統轉換的具體考量,國泰世華銀行有幾個基本的遵循原則,其中,除了新的核心系統完整度,必須通過使用者端的檢驗之外,所有行員對於系統的熟悉度也必須足夠,當然,在此之前,還必須經過充分的測試,新的銀行核心系統才能上線。

170多個使用者單位,緊鑼密鼓配合新的核心系統測試

「穩定、安全,是國泰世華銀行對新核心系統的基本要求」,章光祖認為,這樣的想法是從上而下都有的共識,他說:「新的核心系統不一定要急著上線,但是,系統上線之後,一定要很穩定。」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國泰世華銀行的專案小組,不僅在專案啟動之初,就與委外開發廠商密切互動,隨時掌握新核心系統的開發,戮力縮短新核心系統上線之後,接手維護的學習曲線。使用者端的170多個單位,也在邁入測試階段之後,密切配合。

章光祖雖然經歷了6次以上的核心系統轉換,但是,每次的經驗都不同。在國泰世華銀行之前,因為在國通電腦擔任銀行部門經理,所以,有機會參與上海商銀、臺灣企銀以及中聯信託的核心系統轉換。他說:「不同時期的核心系統轉換,會採用的技術與架構都不同,這並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每個世代的考量不同。」

舉例來說,早期的核心系統開發,各個銀行都是採用COBOL語言來寫,但是,現在的選擇或許是Java,而早期所選用的資料庫,都是階層式的資料庫,現在卻是關聯式資料庫,這其中有很多技術成熟度以及最佳效能等許多層面的考量。

除此之外,早期的核心系統轉換工程,較為著重的是臨櫃交易等相關作業,但是,近年來,因為自動化的服務越來越多,在核心系統轉換的工程中,甚至有高達8成以上的比例,是屬於自動化服務的範疇,舉凡ATM、匯款以及網路銀行等各個應用,都與核心系統息息相關,章光祖說:「國泰世華銀行的外圍系統,就有100多個,每一個都與核心系統有緊密的關係,進而使得核心系統轉換,有太多的系統介接問題需要考量。」

新的核心系統上線之後,將可提升系統更新速度與彈性

對於國泰世華銀行來說,核心系統轉換的目的,無非是要解決整體系統架構的問題,以入/扣帳的問題來說,以往因為每個應用系統的開發時間不同,所以,不同的交易都各有不同的入/扣帳機制,而新的核心系統將會把入/扣帳統一在系統前端的外圍處理,這樣的轉變,將可提升系統的更新速度與彈性。

為了因應核心系統轉換,目前國泰世華銀行已經投入150多人,專門負責新的核心系統開發,其中,又有50人是種子講師,除了擔負整個銀行的教育訓練之外,隨著新的銀行核心系統上線,這些種子講師還要因應使用者端的各種諮詢,而所收納的意見也將成為後續改善核心系統的重要來源。

章光祖說:「藉由新的核心系統建置,國泰世華銀行將會訓練出一批好手。」過去,國泰世華銀行因為歷經多次整併以及優退,所以,既有系統的維護人員,在經過多次交棒後,對於系統的熟悉度與掌握度都已逐漸變低。

目前國泰世華銀行新的銀行核心系統開發,雖然是採用委外開發,但是,開發結束後就要接手維護,章光祖表示,IT發展的過程中,委外在所難免,但並非長久之計,以國泰世華銀行來說,就連信用卡系統都是自己維護,未來,新的核心系統開發完成之後,也將接手維護。

面對未來10年,章光祖認為,現在所能做的就是逐步建立標準化的流程、文件以及制度。然而,除了標準化的機制,更重要的是,真正執行的人,是否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共識。章光祖說:「系統建置過程中所產出的系統文件,可以三言兩語寫完,也可以詳細呈述,其中的差異完全取決於執行者,而非相關的制度或機制。」
然而,國泰世華銀行為了提升資訊部門的戰鬥力,2009年開始將會進行職務輪調,章光祖說,隨著2009年到來,新的核心系統上線,國泰世華銀行的資訊系統也將邁入下一個世代,職務輪調不僅可以讓資訊人員跨領域學習,也能逐漸掌握更多的應用系統特性與使用者端需求,不論對於國泰世華銀行或是資訊人員來說,都是一個雙贏的做法。

 

再好的技術人才,都需要一個好的團隊共同合作

國泰世華銀行的核心系統轉換,目前已經邁入最後測試階段,為了能夠達到如期上線的目標,資訊部門的入口處也張貼了醒目的倒數日期,隨時提醒大家重要的時刻已經逼近。國泰世華銀行資訊總管理處資訊長章光祖說:「再好的技術人才,都需要一個好的團隊共同合作,才能成就一個好的系統。國泰世華銀行的核心系統轉換,就是團隊合作的結果。」

為了建置新的核心系統,過去2年,國泰世華都處在人才供不應求的階段,章光祖說:「要找到適合的人,真的不容易,但是,工作也要適得其所,才能有所發揮,如果不適合做IT,或許更適合做董事長也不一定。」面對形形色色的求職者,國泰世華銀行也累積了一套自己的方法。目前每一個前來面試的人,都必須進行性向測驗,並且必須答對二分之一才能通過測試的門檻,也是國泰世華銀行藉此篩選適當人選的方法。

章光祖認為,資訊領域的工作,不一定要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的人,才是最理想的人才,尤其學校的養成教育,目前大多無法符合銀行的需求,因此,各個銀行往往必須靠自己培養所需的人才,這樣的情況下,國泰世華銀行比較重視的反而是一些基本特質,例如:邏輯思考能力以及團隊溝通能力等。

 

國泰世華銀行資訊總管理處資訊長章光祖說:「藉由新的核心系統建置,國泰世華銀行將會訓練出一批好手。」

 

CIO小檔案

章光祖

國泰世華銀行資訊總管理處資訊長 

學經歷:輔大應用數學畢業後,進入職場就一直在金融領域發展。在資訊服務供應商的角色上,曾經是國通電腦的銀行部門經理,正式跨足銀行業之後,又歷練了多個職務,其中包括程式開發人員、DBA、SA以及PM等,目前擔任國泰世華銀行資訊總管理處資訊長。

 

公司檔案

國泰世華銀行

●公司檔案:國泰世華銀行是由原「世華聯合商業銀行」與「國泰商業銀行」合併後更名。
●成立日期:民國64年1月4日
●資本額:431億8,240萬6,630元整
●主要業務:信用卡服務、個人金融服務、企業金融服務、信託服務、財富管理等。
●分行據點:在臺灣有160家分行,在海外有4分行、6辦事處 、1代表處

資訊部檔案

●資訊部門名稱:資訊總管理處
●資訊部門主管:章光祖
●資訊部門主管職稱:資訊長
●直屬主管:副總經理/董自立
●資訊團隊分工:資訊總管理處之下,又有技術支援部、電子金融部以及系統一、二、三部
●資訊團隊成員:450多人(既有系統維運300多人、新銀行核心系統專案小組150人左右)
●IT預算:平均每年約5億元

IT部門大事記

●92年:完成國泰銀行與世華銀行的合併,進行銀行系統及信用卡系統的整合
●93年:完成信用卡實體收單系統建置
●95年:完成國泰世華銀行與台中第七商銀的合併,進行銀行系統客戶帳務資料移轉
●96年:新會計系統上線
●96年:實體ATM交易及跨行匯款改為前端處理架構
●97年:完成國泰世華銀行與中聯信託的合併,進行銀行系統客戶帳務資料移轉
●98年:新核心銀行系統上線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