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監理沙盒 | Regulatory Sandbox | 余宛如 | 金融科技 | 曾銘宗

小英表態支持,監理沙盒有望今年三讀過關

總統蔡英文表態支持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的推動,此舉將監理沙盒的修法進度提前至今年三讀過關

 

2016-10-24

| 監理沙盒 | 金融科技 | FinTech | 立委余宛如

「監理沙盒」一讀付委,要廣納新創業者入沙盒,最快明年初完成修法

余宛如立委所提出的八部法部分條文增訂草案,上週五一讀付委,最快今年可以完成預算審查,明年初完成修法。並且特別針對新創業者,提出申請資格的放寬,要讓新創業者不被給法條縮限,促進臺灣金融科技的活絡

2016-10-17

| 金融科技 | FinTech | 區塊鏈 | 渣打銀行 | 微軟 | Hyperledger | IT周報

Fintech雙周報第6期:10秒內完成跨國支付!渣打銀行首筆區塊鏈交易

金融業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區塊鏈應用,渣打銀行9月底就完成一筆用區塊鏈完成的跨國交易,把需2天的交易時間縮短到10秒鐘;零售業龍頭Overstock為了讓更多人使用區塊鏈,自建區塊鏈聯盟

 

2016-10-07

| 資安 | FinTech | 行動化應用 | Bank 3.0 | 金融科技

Fintech與行動化應用時代下的防護新思維

面對Bank 3.0金融科技變革新風潮,金融業應用服務與資訊安全的部署,勢必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接下來的因應之道在於,透過強化的身分認證、加密通道及行為偵測,確保交易安全

2016-09-27

| 金融科技 | FinTech | 金管會 | Barclays | IT周報

Fintech雙周報第4期:全球第一筆區塊鏈金融交易成功,金管會也急釋10計畫推Fintech

英國Barclays銀行成功完成了全球第一筆用區塊鏈技術的金融交易;也有公司用區塊鏈來抵抗網路廣告的氾濫與缺陷。眼看各國金融科技快速進展,金管會也釋出10大金融科技發展推動計畫力推Fintech,甚至先用Pilot計畫試行監理沙盒機制

2016-09-13

| 金管會 | 金融科技 | FinTech | F-ISAC

金管會祭出10項Fintech計畫,並用Pilot計畫形式暫代監理沙盒

上個月金管會委請周邊單位舉辦共15場的金融科技座談會,9月9日金管會發布座談會成果,並推出10項Fintech發展推動計畫做為回應。

2016-09-10

| 區塊鏈 | 金融科技 | 瑞銀集團 | R3 CEV | F-ISAC | IT周報

Fintech雙周報第3期:瑞銀將用區塊鏈打造新型態B2B數位貨幣,德美西大型銀行也加盟

瑞銀集團結合英國Clearmatics公司的區塊鏈技術,來打造數位貨幣USC,紐約梅隆銀行、德意志銀行等四家大型金融機構也都加入。

2016-08-30

| 區塊鏈 | 比特幣 | 金融科技 | 廖世偉

區塊鏈不等於比特幣(下)

隨著區塊鏈的技術提升,即將進入金融科技2.0的時代,全面革新金融業傳統的基礎架構,區塊鏈在不久的將來無疑是金融行業的基礎建設

2016-08-21

| FinTech | Bitfinex | 金融科技 | MasterCard | IBM | IT周報

Fintech雙周報第2期:金管會啟動10場Fintech座談,但一開始就流於形式

金管會8月份首場金融科技座談會,僅12人列席旁聽,並未加入專家學者的討論,也未對交流結果有具體的承諾,使受人矚目的第一場座談會少了關鍵角色的領導,成為一場流於形式的意見交流。另外,英國政府在應用區塊鏈技術上,又領先全球,成為第一個採用區塊鏈平臺即服務(Blockchainplatform-as-a-service)的國家。

2016-08-15

| 監理沙箱 | 金管會 | FinTech | vTaiwan | 金融科技 | 國發會 | 行政院 | 法規討論

金管會啟動監理沙盒修法作業,Fintech法規也靠vTaiwan徵集意見

金管會從8月14日開始,透過網路法規開放討論平臺vTaiwan,來蒐集各界對監理沙盒的意見,各界專家學者、民眾都可以上網填問卷,協助Fintech議題聚焦,九月初正式展開法規提案討論,作為日後修法的參考

2016-08-15

| 廖世偉 | 區塊鏈 | 比特幣 | 金融科技 | FinTech

區塊鏈不等於比特幣(上)

區塊鏈技術最早是由於比特幣的流通為人們所認知,但是區塊鏈的應用卻不僅於此

2016-08-13

| FinTech | 金管會 | 監理沙盒 | 金融科技 | P2P | 網路借貸 | 電子支付

首場金融科技座談會登場,關鍵推手全程沈默,金管會自己淪為旁觀者

首場金融業與科技業的交流座談會在昨天(8/9)由金融研訓院舉辦,原本預見金管會透過此來蒐集寶貴意見、交換觀點,但是金管會卻是以旁觀者角色自居,並無積極參與的作為,成為一場流於形式的座談。產學界的專家們也對臺灣的金融科技提出一些建言,期盼金管會能夠聽見需求。

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