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 | 臉書 | google | 壟斷

英國將成立數位市場部門,專責監督諸如Google及臉書等數位平臺

英國政府準備針對網路服務平臺成立專責主管機關,以監管科技巨頭在當地市場是否涉及不當競爭

2020-11-27

| 印度 | 封鎖 | 中國程式 | 國家安全

印度再禁43款中國程式

以危及國安為由,印度官方再宣布今年第三批遭禁的中國程式清單

2020-11-27

| FIDO | FIDO聯盟 | G2C

FIDO應用獲12國政府導入,各國已有不同機關組織的應用面向

近年來,已有不少國家政府關注FIDO線上身分識別的應用發展趨勢,而實際正採取行動的政府已經有12國,臺灣也是其一,各國應用重點對象包括國民與公務機關員工。此外,與支付產業標準的結合也成未來焦點

2020-11-26

| 華為 | 中興 | 5G | 國家級駭客 | 電信安全法

英國公布新法:電信商使用華為可能被重罰

英國政府要透過新的電信安全法案,遏阻俄羅斯、中國、北韓及伊朗國家級駭客的網路攻擊

2020-11-25

| 金融科技共創平臺 | 金融科技 | FinTech | 金管會 | 金融總會 | 臺灣金融研訓院 | 聯徵中心 | 集中保管結算所 |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

金融科技共創平臺正式啟動,4大工作組揭露明年FinTech產業發展目標

為了落實發展金融科技,臺灣第一個集結金融圈、科技圈、金管會、周邊單位的共創平臺正式成立,更分為4大執行小組:能力建構組、數據治理組、監理科技組、廣宣交流組,要集中火力發展金融科技了。

2020-11-19

| 共創平臺 | 創新中心 | FinTech | 金融科技 | 金管會 | 生態圈 | 政策 | 黃天牧 | 金融監理 | 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

【金融科技生態圈關鍵發展策略5:單一窗口溝通平臺與共創平臺】2大產業發展平臺,對內統一政府窗口對外凝聚市場共識

金管會不只建立單一窗口溝通平臺,來跨部會溝通協調,還將成立金融科技共創平臺,凝聚金融業、科技業、金管會、周邊單位共識

2020-11-19

|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 | 監理科技 | 黑客松 | FinTech | 金融科技 | 金管會 | 生態圈 | 黃天牧 | 金融監理 | 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

【金融科技生態圈關鍵發展策略6:監理科技】金融監理科技先聚焦申報數位化,更靠黑客松尋找更多法遵與監理科技解方

金管會將先聚焦申報類業務,同時要透過舉辦國際級監理科技黑客松,向全球招募監理科技與法遵科技的解決方案

2020-11-19

|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 | 羅至善 | FinTech | 金融科技 | 金管會 | 生態圈 | 政策 | 黃天牧 | 金融監理 | 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

【金融科技生態圈關鍵發展策略4:擴大實證場域】從數位沙盒、企業實驗室到聯合實證,金融科技持續創新實驗門檻更低更多元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逐漸成為臺灣FinTech創新最重要的實證場域,明年要主推跨金融機構聯合實證,讓金融科技創新門檻再降低,型態也更多元

2020-11-18

| 中國信託銀行 | 中信銀 | 金融行動身分識別聯盟 | FIDO | 行動身分識別

【FIDO先行者經驗:中國信託銀行】銀行要發揮FIDO 4大好處,得先克服3項挑戰

中信銀揭露導入FIDO的4大好處與3大挑戰,對於未來規畫推動的金融行動身分識別聯盟F FIDO,中信銀認為,身分驗證只是第一步,資料的授權將是更大的重點

2020-11-18

| 聯徵中心 | 資料共享 | 場景金融 | FinTech | 金融科技 | 金管會 | 生態圈 | 政策 | 黃天牧 | 金融監理 | 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

【金融科技生態圈關鍵發展策略2:資料共享】從開放銀行邁向金融資料分層共享,廣開場景金融大門

未來,金融市場周邊單位現有數據,也能在有條件狀況下釋出,甚至金融市場服務者所需的跨市場數據資料,也有機會透過My Data釋出

2020-11-17

| 行動身分識別 | FIDO | FinTech | 金融科技 | 金管會 | 生態圈 | 政策 | 黃天牧 | 金融監理 | 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

【金融科技生態圈關鍵發展策略3:金融行動身分識別標準化】靠FIDO建立數金服務通用驗證,奠定異業資料交換的基礎

2021年,金融機構將組成金融行動身分識別聯盟F FIDO,打造通用的行動身分識別與簽署功能,這也是未來資料互傳基礎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