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10月21日這一天,是回到未來電影第二集(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主角們抵達未來的日期,那段時間,許多媒體紛紛報導目前已實現的科技,像是指紋辨識、視訊通話、3D 投影技術、智慧眼鏡、體感遊戲,甚至連自動綁鞋帶球鞋、懸浮滑板,都在這幾年有人研發出來。類似這樣的科技應用預言,在美國的電影、電視影集裡屢見不鮮。
最常被引用的例子,是星艦奇航(Star Trek)系列的電視影集與電影,例如1966到1969年播映的第一代(The Origin Series)裡面,就出現了手持式通訊設備、超大尺寸平面顯示螢幕、滑動式自動門、皮下無痛注射(Hypospray),指紋辨識、視訊通話,以及手寫板等技術應用,就已經出現了;到了Star Trek第二代(The Next Generation),電腦聲控、自然語言查詢、人工智慧、觸控面板、平板電腦、全像投影(Hologram),甚至是機械人(Android)、混合人體與機械構造的生化人等等。
不過,也有許多技術至今仍未誕生。例如,物質傳送器(Transporter)、防護罩、三度儀(Tricorder),以及食物複製機、基於全像投影技術的生物甲板(Holodeck,全像艙)。
但還是有許多人前仆後繼地投入開發,像是近年來舉辦的Qualcomm Tricorder XPRIZE國際競賽,就是受到三度儀所啟發的疾病診斷系統的設計與製造比賽,臺灣學界也與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聯手,共同組成「動態生醫指標團隊(Dynamical Biomarkers Group)」參加,與各國的優秀團隊一較高下,並且已進入最終決賽階段。
去年下半,我們也看到另一個即將出現在每個人眼前的技術應用趨勢──無人駕駛車(Driverless Car)。於是,我們特別製作了《軟體稱王:Google無人車顛覆產業關鍵3堂課》的封面故事,並且首度將自動駕駛納入今年度的重大IT趨勢,寫成了一篇趨勢分析,談無人車邁向商品化。
對於這類型具有革命性創新的汽車,有很多種名稱,像是自動駕駛車(Self-driving Car、Autonomous Car)。好萊塢電影也在十多年前預言到這股趨勢。例如,2002年上映的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是最知名的例子,由Tom Cruise飾演的犯罪預防大隊隊長John Anderton,在逃離同事追緝的過程中,就呈現了搭乘自駕車與工廠自動製造車輛的部分。2004年的機械公敵(I, Robot)電影中,Will Smith飾演的警探Del Spooner,所用的交通工具也是自動駕駛車。
雖然這樣的智慧汽車,是透過電腦動畫虛構出來的,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但到了2016年的此刻,各大車廠幾乎都有相關的計畫在進行。例如,Volvo宣布2017年之前,將投入100輛XC90,在總公司所在的瑞典哥特堡(Gothenburg)的實際道路上,進行固定50公里的自動駕駛測試,產品所強調的IntelliSafe Auto Pilot特色,能否經得起考驗、進而普及,大家都在觀察。
有些車廠已經推出了自動駕駛車,例如Mercedes-Benz的F015,在去年底舉行的2016世界新車大展中,曾來臺亮相。以電動車聞名的Tesla,執行長Elon Musk則預言兩年內將可推出具有完整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納悶這些創新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會衝擊的是特定產業的產品與服務,跟整體企業IT的關聯何在?
事實上,我們現在都已經體會到行動化應用的威力,它徹底改變了普羅大眾的工作和生活,並導致IT消費化(IT Consumerization)的潮流,試想,以後的各種資訊應用若能進一步擴大到其他物品上實現,不再依賴個人電腦或通訊設備,而是能透過更多元的運算或連網裝置來彼此串連,並搭配大資料、機器學習、自然語言介面等逐漸成熟的資料科技作為後盾,離科幻電影、電視所描繪的未來場景,已經不遠了。而這樣的現實正在很多人的努力下成形,企業當然不自外於這樣的浪潮。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