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只有Devil,沒有Angel。」學長平靜地說出他的看法,在我聽起來這似乎是當前產業的最佳寫照。為了競爭、資源的最有效利用,以及利潤的極大化,我們都曉得必須要逢低買進、逢高賣出。逢低買進這件事情,就成了獲利的最大關鍵之一,但是要能夠逢低買進,並且快速獲利,還是需要快狠準的霹靂手段,否則頂多一次兩次成功,沒辦法持續獲利。

經營事業難免有低潮,在低潮時對我們伸出援手的,通常我們會稱為天使;在低潮時踹我們一腳的,我們會忿恨地說那是惡魔。可是如果我們走過低潮,快要一飛沖天時,這時候跑來幫助我們分一杯羹的,會是什麼?當我們需要更多資金與人脈來周轉訂單與貨款,甚至購買昂貴設備,這時候才想收割我們的成果的,會是甚麼?由於大家都學乖了,當天使可能只是獲得短暫的感激,但是可能把錢賠光,當那個收割別人成果的惡魔,雖然被大家恨得牙癢癢的,但是可以賺到大把鈔票。資本主義是建構在獲利之上(當然還需要有公平性與正當性),缺乏獲利能力者,就應該被淘汰。我們可能抱怨生活在一個充滿魔獸的世界,專業經理人稍微鬆懈,就有可能被競爭者超越,或者犯下大錯而出局。

郭台銘說:「成長,你的名字叫做痛苦」,也說:「痛苦越大改變越多」。有些時候我們想當天使,實際上卻害了人家,因為太快伸出援手,反而無法磨練出經營者的求生意志與競爭的鬥志。缺乏深刻的痛苦以及冷靜的反省,即使度過了一個難關,還是有可能死在下一個陷阱。所以對我們好的人,有可能會害了我們,對我們不好的人,反而是我們的恩人。「會嫌的客人才是好客人」,資深的業務人員常常這樣講,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客人只是接受我們提供的一切,那麼我們就不會有成長的空間。

人是一種閒下來就會短命的生物,科學家發現,讓人體維持適度的飢餓感,可以延長壽命。而且也有統計數據指出,當一個人退休之後,5年之內掛掉的機率非常高,因為再也不需要勞心勞力,身體自然就會鬆懈下來。公司的經營與人體是類似的,不常常鍛鍊就不會有強健的體魄,不強迫自己努力,就不會有過人的競爭力。自己爭氣還不夠,環境對於公司的影響其實大過於自己的努力,甚至自己會努力的原因,大多來自於環境的刺激。競爭越是激烈的環境,越能激發人的潛能,科學也一再證明,成功並非全然靠智商,而是靠EQ與適應環境的能力,與其天真地認為天使還存在,不如去思考到處都是惡魔的情況下,我們該怎樣累積實力以求生存。

與惡魔打交道,最重要的東西不是符咒聖水,而是「談判」的技巧。實力並不是護身符,反而是吸引惡魔的原因,這是理所當然的,別人來找我們,那麼我們肯定有他們要的東西,或者他們以為我們會有的東西。是否要與惡魔合作?這時候得靠洞察力,要透過試探、觀察、互動、溝通等方式,了解對方是否有誠意,以及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利益當然是最直接的答案,但是利益也分很多種,弄清楚之後才有辦法進行談判。大多數的情況是來分一杯羹,或者收割我們的成果,原因也是因為我們有求於對方,否則我們大可以說No,不需要對方的虛情假意。而我們會需要別人給予的,一般而言都是金脈與人脈,或者是緊急的事情。這些都得付出代價,雖然不需要拿靈魂交換,但是我們自己得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為惡魔可不見得都是兇巴巴的模樣,大多數都是相貌堂堂呢!

談判的目的是要讓雙方都得到合理的結果,最基本要做到「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程度。雖然這裡面牽涉到不停地算計彼此之間拉鋸的一分一毫,對方也可能使用各種好的條件來誘惑我們,可是我們仍然必須清楚,到底對方要的是什麼?我能給到多少?或許我們會怪這些人,在我們很困難的時候不會伸出援手,但是在我們有所成就的時候就會出現想要獲得利益,不過只要我們沒有需要他們的地方,其實要有能力拒絕誘惑。不過一旦我們有需要,那就只能在「利」字上交朋友,別忘了萬一有一天當我們一文不名時,原本圍繞著我們團團轉的還是會一哄而散。當我們很明白一切應該就事論事、在商言商的時候,惡魔就會是天使,因為彼此的利益切分清楚了,反之,如果我們弄得不清不楚,失去了信用,天使也會變成惡魔。

界線清楚本來就是做事與做人最基本的事情之一,界線不清楚,或者畫錯了,很多事情自然就亂了套,角色也錯亂了,最後吵起來,過去有再多恩情也都不算數。這個世界到底是天使多還是惡魔野獸多?我相信還是天使比較多,但是我們應該期待天使無條件幫助我們墮落?還是惡魔的威脅來刺激我們痛苦地成長?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因為每個人的慾望與目標不同。但是回歸到原點,如果我們能跟內心的惡魔畫清界線,那麼很多不必要的痛苦也不會發生了。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