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般公司行號來說,投影機的日常使用看似平平無奇,電源插上、筆記型電腦接上,就可以開始進行會議簡報,但沒有這樣的設備協助互動,一群人要聚在一起,溝通或傳達一些複雜的工作任務,還真是相當麻煩。

以投影技術而言,目前的投影機所採用的類型,分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和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底下又可各自區分為單片式與三片式。LCD投影技術以三片式為主,所以多稱為3LCD,而DLP技術則以單片式居多。

近年來,這些類型產品的推陳出新,主要著重在改良本身的顯示技術——有的強調提升呈現出來的輸出畫面或列印的品質,例如Epson的C2 Fine(Crystal Clear Fine)面板、Sony的BrightEra無機配像層面板,以及奧圖碼的TrueVivid色彩影像技術、ImageAI智慧動態影像技術與PureEngine純淨影像引擎;而採用DLP投影技術的機種,也強調具有BrilliantColor和DynamicBlack影像強化技術。

此外,有一些投影機產品,以延長耗材使用壽命、降低使用成本與節能省電為號召,例如開始有人推出無燈泡的投影機種,改採LED、雷射或混合兩者做為光源。

近年來印表機與投影機的發展上,還有另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日益擴大對無線網路應用的支援,除了推出內建Wi-Fi網路存取能力的機種之餘,許多廠商也推出相關的App,輔助使用者應用列印或投影的功能。

這顯然與目前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高普及率有關,不僅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已不可或缺,有些企業也開始接受員工自帶設備(BYOD),因此帶動相關產品的發展。

而這也讓我們想實際驗證無線投影機的能耐。每隔一年左右,我們大約就會進行一次投影機採購大特輯的測試報導,原本的動機是想要呼應今年蓬勃發展的Wi-Fi應用,但赫然發現,距離上次我們製作的無線網路投影機採購大特輯,居然已相隔5年。這段期間我們也曾試著想要多報導這類產品,但始終找不到一個與先前報導有所差異的切入點,直到去年,我們看到市面上開始有一些投影機產品推出相關應用,因此製作了《平板無線投影簡報新體驗》的技術專題,也才發現了不同於過去產品應用的地方,但只有少數廠商推出App來搭配本身的無線網路投影機。

再對照上一次製作無線網路投影機採購大特輯,當時測試的筆記型電腦所用的作業系統,是上市一年多的Windows Vista,受測的投影機並未普遍支援其他作業系統平臺,當時評測的項目也偏重在畫面投影的品質的比較。

相較之下,這次測試所面對的無線投影機產品,大多數機型所能支援的作業系統,都已不只是單純針對Windows,提供相關的應用,而是能一口氣橫跨Mac OS X,以及行動裝置平臺Android、iOS,同時提供應用程式或App給使用者操作。對於無線網路環境的實際應用、設定,也著墨較多。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採購大特輯我們也將無線投影轉接器的產品,納入測試、報導的範圍內,這當中包含了無線網路投影伺服器的產品,以及強調可分享視訊、音訊等多媒體的設備,像是Apple TV這樣的裝置也列入介紹,我們的考量是目前無線投影的內容不只是局限在呈現文件、圖片等靜態內容,也包含動態的影音視訊,所以傳統被歸類在家庭娛樂環境的相關影音分享應用,在商用環境也開始有需要。

此外,有些投影設備也更積極支援無線投影應用的新標準,例如最受到矚目的Miracast,不僅Android 4.2平臺的手機與平板已經從去年起,開始率先支援,今年10月才剛推出的微軟最新作業系統Windows 8.1,也在支援這項標準的平臺之列。此外,發展時間比Miracast更久的Intel WiDi(Wireless Display),也比過去幾年受到比較大的關注,但由於這樣的應用局限在WiDI必須搭配Intel處理器與無線網路卡,對於Android、iOS行動裝置平臺,可能力有未逮。

李宗翰∕iThome電腦報周刊主編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