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PU | 分散式服務交換器

結合DPU,Aruba發表分散式服務交換器,跨入軟體定義網路

Aruba與新創公司Pensando合作推出新款分散式服務交換器,當中結合Aruba的網路交換器系統,以及Pensando公司的DPU、政策與服務管理軟體

2021-11-05

| BeeKeeperAI | 機密運算 | AI | SGX

UCSF發展零信任技術,不共享資料和演算法也能完成AI模型訓練

BeeKeeperAI平臺透過機密運算環境,提供演算法和資料一個安全區進行運算,雙方不需要共享資料和演算法就能安全協作

2021-10-29

| google | Android | 企業

Google更新Android Enterprise加入更多安全控制功能

Google強化Android Enterprise對於零信任安全的支援,並提供企業身分未受管用戶,利用工作配置檔,分離工作和私人應用程式

2021-10-25

| 思科 | Cisco | 零信任 | 零信任架構 | 零信任原則 | 信任供應鏈 | 透明度 | 資料治理 | 隱私 | 驗證 | The New Trust Standard | 中小企業網路安全報告

Cisco提出新信任標準,不只是強調零信任架構,供應鏈與資料治理的信任也要重新思考

近年網路威脅的演變,已不斷打破過去信任關係,除了網路安全開始朝向零信任架構發展,思科近日更是提出一個新信任標準(The New Trust Standard)的框架,具備5大要素,不僅包含零信任,對於供應鏈安全與資料治理的信任關係,標準同樣要提升,並強調透明度對於信任的重要性,以及需要驗證來確保信任的承諾

2021-10-19

| 零信任 | VMware | 資安 | API | K8s | 遠距辦公 | 資安解決方案 | 雲端 | 邊緣

VMware全方位打造多雲零信任資安架構

如何持續確保資訊安全,是企業能否積極導入多雲架構的關鍵,經過長期發展與多家公司併購,VMware如今已能端出多種資安解決方案

2021-10-18

| 資安 | 勒索軟體 | 零信任 | Zero Trust

駭客重金誘惑,內部員工也必須零信任

對內部人員實施零信任資安架構,將是企業與組織必備的自保之道

2021-08-27

| 美國 | 資安高峰會 | 拜登 | 白宮 | 安全倡議 | 資安 | 國家安全 | 國家級駭客 | 資安人才 | 供應鏈安全 | 安全框架

白宮舉行資安高峰會:微軟、Google、蘋果、Amazon及IBM等業者共襄盛舉,承諾將大幅改善資安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將與產業合作,共同開發新技術框架,以提高IT供應鏈安全與完整性,微軟、Google、IBM等科技公司都將加入此一倡議

2021-08-26

| google | 零信任 | BeyondCorp Enterprise

Google更新零信任解決方案BeyondCorp Enterprise,簡化自定義存取政策配置

BeyondCorp Enterprise的零信任政策引擎現提供更多新屬性,供管理員制定更精細的存取控制政策

2021-08-23

| 雲端安全 | 零信任 | 資安 | 微軟 | Microsoft 365 | Azure | Rubrik

微軟注資零信任資料管理業者Rubrik

微軟將把Rubrik的勒索軟體攻擊資料復原、自動化資料處理,以及將資料遷移至雲端的能力,應用在橫跨包括Microsoft 365在內的資料中心、邊緣及雲端環境

2021-08-19

| CloudKnox | 微軟 | 零信任 | Zero Trust | 存取管理 | Azure | 資安

強化零信任安全,微軟再收購CloudKnox

微軟表示,CloudKnox的收購能為Azure Active Directory用戶提供多雲及混合雲環境中的權限管理

2021-07-23

| 零信任 | 零信任架構 | 網路安全 | ZTA | Cyber Defense Matrix | 零信任定義 | 零信任挑戰

【臺灣企業應加強對於零信任的認知】迎接零信任時代!從盤點資產與資料流程著手

在推動ZTA網路安全策略時,組織的管理階層對於零信任必須有足夠的認識,若要踏出第一步,可從做好評估與盤點下手

2021-07-21

| 零信任架構 | 零信任模型 | ZTA | NIST SP 800-207 | 網路安全 | 國家網路安全策略 | 零信任原則 | 軟體定義邊界 | SDP | 網路微分割 | Micro-Segmentation | 進階身分治理

【搞懂零信任,從理解NIST SP 800-207著手】打造以零信任原則的企業網路安全環境

ZTA並非單一架構,而是基於7大零信任原則與不同情境來設計,每次資源存取都要經即時動態評估才放行,若要導入ZTA可採漸進方式,逐步做到更嚴格的資源存取控管

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