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防疫在臺灣
武漢肺炎疫情5月底依舊肆虐全球,但臺灣已逐漸走出疫情回復日常,臺灣抗疫成果亮眼,不只揚名國際,更有十多國政府紛紛探詢,就是想要借鏡臺灣科技防疫的成功關鍵
【科技抗疫實例:疾管署|AILabs】電子圍籬系統有助落實居家檢疫,新版系統以App貫穿所有流程
現行2.0版使用細胞定位法,會發送告警簡訊,每10分鐘回傳定位資訊;超前部署3.0版App採GPS定位,貫穿入境到檢疫隔離流程
文 /|2020-06-01
【科技抗疫實例:衛福部、臺北榮總】放寬遠距醫療適用對象,641次高風險看診醫病免接觸
為了防疫,衛福部發出兩次函釋、放寬通訊診療適用對象,讓居家檢疫隔離者可申請衛生局轉介,不只照顧就醫需求,也降低第一線醫護人員風險
文 /|2020-05-28
【科技抗疫實例:行政院|AILabs】4月完成臺版社交距離App,疫情趨緩未上線改支援國外防疫
目的在於降低武漢肺炎傳播率同時,還能維持基本的經濟活動,一旦有確診病患,可以快速找到接觸者
文 /|2020-06-01
臺灣公開2支超前部署防疫App,將提供原始碼供外國政府防疫
臺灣以「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傳播的情境」超前部署,推出社交距離App以及健康回報App兩款防疫App,其中,社交距離App不登入、不註冊、不上傳並符合GDPR個資規範;健康回報App只要一個App,就可以貫穿所有入境檢疫系統、防疫追蹤系統、採用GPS定位電子圍籬3.0系統到AI健康回報系統
文 /|2020-06-01
【科技抗疫實例:衛福部、DeepQ】跨部會攜手企業打造居家關懷系統,每日追蹤數萬人健康狀況
疫情爆發以來,政府先祭出條件式出入境措施,打下第一道防護,後來更打造入境檢疫系統,串聯居家檢疫追蹤和關懷機制
文 /|2020-05-28
【科技抗疫實例:臺灣開放資料】口罩地圖應用吸引他國仿效,但也凸顯臺灣開放資料4困境
政府開放資料帶來的口罩地圖應用,在疫情期間起到穩定人心的功效,但一位長年深耕開放資料的開發者江明宗,卻從中觀察到一些問題,有待未來進一步改善
文 /|2020-05-28
【科技抗疫實例:Gemini Data】靠知識圖譜工具將疫調數據視覺化,更快找出確診者關聯性
隨著國內武漢肺炎確診案例增加,疫調人員需要從大量的數據中,找出確診者間潛在的關聯,Gemini Data推出的知識圖譜數據分析工具Gemini Explore今年4月獲得疫情中心青睞。
文 /|2020-05-28
【科技抗疫實例:北醫附醫、工研院】4關鍵科技實現高風險照護零接觸,本土先實證再搶攻海外需求
為了減少疫情期間醫病接觸可能帶來的傳染風險,北醫附醫聯手工研院整合遠端感測技術,自動將病患生理數據拋送到儀表板來監控
文 /|2020-06-01
【科技抗疫實例:工研院】靠AIoT改良紅外線體溫量測準度,不只政府自用還開放技轉
工研院開發出紅外線熱像儀體溫量測校正技術,除了已經部署到國內超過40個機關單位中,更要與廠商合作技轉推廣
文 /|2020-06-01
按讚加入iThome粉絲團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