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葉永泰12月29日在『台灣行動電話產業現況與展望』研討會中指出,台灣行動電話的出貨已經突破了1000萬支,不過手機的出貨地區仍以西歐及大陸市場為主,未來台灣手機的發展,仍將會受西歐及大陸市場發展影響,同時手機委外生產的趨勢,可能再擴及一二線大廠,預估2003年台灣手機的出貨將佔全球規模的20%。行動電話需求不如預期僅為假象

葉永泰指出,行動電話在2000年第3季開始,各大手機廠商和顧問公司紛紛調降手機的出貨數量,但是事實上行動電話的需求,並不是真的降低了,事實上在1999年底,各市場分析機構對2000年的出貨預估並不如2000年初時約為4.5億台那麼高,只是在2000年初受到零組件供應商的哄抬,各機構和手機廠商才逐步調高出貨的預估,最高甚至預估到6億台的規模,因此2000年第3季、第4季的出貨數字往下掉,只是反映對出貨量過度樂觀的結果,行動電話的年複合成長率仍有3成左右,並不是需求不如預期。

葉永泰表示,根據MIC的研究,台灣行動電話的出貨已經突破了1000萬支,1999年的產量約為220萬支,產值為新台幣154萬元,2000年的產量為1140萬支,產值為新台幣861萬元,產值與產量的成長都超過5倍,零組件的短缺,也使手機的價格,並沒有快速下降的現象,所以產值的成長率也超過產量的成長。至於出貨地區的分佈,則以西歐的45%以及大陸地區的33%所佔比例最高,也使得西歐的手機大廠與大陸市場的變化,分別成為影響台灣手機產業的關鍵因素。
手機廠生態生變,委外可能再擴及一二線大廠

根據MIC整理Dataquest、Morgan Stanley的資料,手機三大廠的市佔率產生變化,Nokia獨佔30%的市場,Motorola下滑到13%,Ericsson甚至在10%的邊緣,而Siemens在專注於GSM的策略下,佔有率亦提升到8%左右,各家廠商競爭第三大或第四大的領導地位。

葉永泰也指出,Motorola積極推出眾多新產品,提升品牌活力,希望解決市佔率下降頹勢;Ericsson集中資源的極力維持設備的領導地位,新產品推出的速度與樣式變少變慢;Nokia在2000年推出的種類與樣式相對於1999年也較弱勢,基本型的產品也愈來愈少,營收、出貨雖然上升,但是毛利下降;Panasonic也面臨生產與零組件必須分工及GSM與3G資源分配的問題,委託生產的模式,可能在擴及其他一、二線大廠,Panasonic在2001年第3季,Nokia 在2001年第4季都極可能在台灣正式下單。

大陸市場成為主戰場

葉永泰指出,亞洲和歐洲地區,因為用戶數的基礎,分別成為全球前二大市場,其中2000年大陸的行動電話用戶數已經超過7000萬,中國移動的單一用戶數就超過6000萬,預計明年將突破1億,接近1億2000萬,市場成長快速,吸引外商與本土業者相繼擴充產能,大陸本地的手機銷售在1998年僅為380萬支,但是在2000年已經成長到4500萬支,其中大陸本土的數量約為140萬支,比例約為5%,科健、海爾、波導又佔其中71.5%,出貨來源仍以外商為主,而2001年的銷售數量預估將達到8000萬支。

不過中國政府調整手機產業發展方向,市場換資金的策略,調整到以市場換技術為,例如波導和TI的合作。未來台灣的手機產業,必須正視大陸產業的競爭力,也要掌握3G技術發展的先導期,提升軟體人力的開發,並規劃品牌的策略,以資訊產業既有的全球運籌、生產管理、客戶關係、應變能力等成功經驗,發展手機產業的產業聚落,將手機零組件當中,台灣廠商僅佔25%的比例,提升到和筆記型電腦相當的60%,預估在2003台灣廠商將可拿下全球20%的市場。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