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電信國家型計畫隨著2003年結束,也告一段落,第二期緊接上場。除了總主持人交接之外,電信國家型計畫辦公室不但舉辦了頗具規模的成果展,還邀請有CDMA之父美稱的李建業及中研院院士孔祥重與會演講。

邁入第二期的電信國家型計畫,計畫期間為2004年到2008年,為期五年。規畫三大主軸,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為主的無線通訊、寬頻網路基礎建設及應用技術為主的寬頻網路,沿襲以上第一期的基礎之外,第二期還新增應用服務,以期達成無線通訊及寬頻網路的垂直整合之效。

第一期計畫總主持人,前交通大學校長鄧啟福將第二期總主持人棒子交給現任暨南大學校長張進福。鄧啟福報告總體成果時表示,無線通訊產業技術的發展,加速促進從類比到數位的通訊產業結構升級;寬頻網路產業的興起,也使有線通訊產品結構產生徹底的變化。

在業界有CDMA之父美稱,目前擔任經濟部無線通訊產業諮詢顧問群召集人的李建業,點出臺灣無線通訊發展方向。「有二個模式可以依循,一個是草原模式,另一個是大樹模式。臺灣現在以OEM、ODM為產業主軸,就是草原模式,雖然風險較低,但報酬也低;韓國採大樹模式,高科技公司擁有自己的智財權(IP),風險較高但也高利潤,雖然韓國經濟差點垮掉,但很快又站起來,從三星的實力就可看出大樹活得很好。」

李建業說,雖然大樹模式不錯,但也要視國情來選擇,最重要的前提是,政府與產業必須有一致的目標。政府的角色好比公司的董事,而各產業之間尋求合作,就像員工之間要有良性競爭,創造並擴大在國際間的生存機會。

「那要怎麼種出大樹呢?」李建業接著說,「首先,要選擇一項具有突破性進展的科技,再找出可以發展這項科技的新系統,而系統的標準制定,以及RFIC、ASIC的設計技術要強化。」其中,李建業所指的具突破性進展的科技,就是CDD(Code Division Duplexing)。

現在CDMA系統多用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或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簡單地說,CDD就是TDD加上智慧碼(Smart Code)延伸,在CDMA系統改放智慧碼。李建業表示,CDD比TDD具有時序頻譜優勢,比FDD更能減低頻率干擾。「CDMA改放智能碼,將可提升整體系統的表現。」李建業說。

看好行動通訊與無線區域網路(WLAN)雙網整合,任教於哈佛大學的中研院院士孔祥重說:「Convergence是很難懂的東西,講了半天才發現,原來匯流就在一隻手機裡實現。」從使用者便利性的角度來看,孔祥重舉例,假設區公所提供無線上網服務,要求民眾使用必須自備手機,就會比請民眾自備PDA或筆記型電腦來得容易推行。

孔祥重從產業觀點表示,將Communication、Internet、Cable三網功能整合於一隻手機,是很好的想法,但產業的支持更重要,包括:行動電話製造商、電信系統業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有線電話及有線電視系統等業者共同合作,讓無線區域網路整合到通訊的路徑能更順暢地移動。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