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小診所或許只要一臺PC就可以處理全部的事務,如果是身兼醫學中心及研究教學任務的臺大醫院,龐大的體系背後,代表著一個複雜繁瑣的IT系統運作著。尤其是主機轉型的作業,將是提升一家醫院能否邁向國際級醫療水準的關鍵。資訊人的HIS境界

從掛號到看醫生後,醫生下了醫令(醫藥命令)要有人執行,照X光、檢驗,再到批價,最後跟健保局申報費用;或者病人從排病床到住院,一直到出院,再空出病床……。這中間所有繁複流程安排調度能通暢無阻,並且能夠將資訊蒐集整理成為知識庫,這樣的一個醫療資訊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醫院希望可以做到的理想標的。

位於中山南路兩側的東址與西址,許多人還是習慣稱其為新館與舊館,再加上公館院區,三者都包含在總院的範圍。在分院方面,雲林分院在今年四月,而北護分院是今年八月,才各自接上臺大醫院網路體系(Intranet)。

北護分院透過1.5M的T1專線連接總院,雲林分院(今年由原衛生署立雲林醫院改制而成)因為距離較遠,直接連線至校本部,總院的三個位址與醫學院及臺大校本部,都已經升級為1G的光纖高速網路,且對外連線至Internet,也都一律由校本部為出口,而且,到使用者端都還有100M頻寬可使用。先天就是個不平衡的秤

去年八月,臺大校長陳維昭希望由賴飛羆和陳俊良等人,由臺大資工系調任臺大醫院,負責處理資訊科技的相關事務。「用空降部隊來形容我們,這也沒有錯,因為臺大醫院資訊室主任的職位,向來都是醫師背景。」陳俊良說。因此,賴飛羆與陳俊良成了臺大醫院裡第一位不具有醫師背景的副院長及主任。

雖然不具有醫師背景,但陳俊良認為,資訊室的角色是為醫院提供資訊科技相關服務,行有餘力才會支援醫學院的研究教學。「資訊科技背景的人能夠從IT的角度,提供較確切的訊息,避免掉有些對IT領域較不熟悉者,易流於過於輕視或過於依賴的缺失。」陳俊良說。

雖然說,使用醫療資訊系統的主體是醫護人員,但從醫師的角度看IT需求,事實上,仍然是不及從資訊出身的人知道醫療資訊科技要的是什麼。「最理想的當然是一個既懂資訊又懂醫療的人來做最好。」陳俊良說,在資訊化的歷史過程,有愈來愈多資訊界的人被要求出任原本陌生領域的職務。

但是,跨界到不同產業,資訊人要如何與另一個圈子對話,快速融入不同產業,也成了資訊人必須的一門藝術學分。就陳俊良這一年來的觀察,醫生主導的強勢有其先天上的結構優勢,如果資訊界的聲音又弱下來,就會變成醫療壓過資訊科技的不平衡情形。

陳俊良說:「這也不是說由資訊科技牽著醫療需求走,資訊人員在醫院要作的就是架構起完善的基礎建設,雖然這個部分看不到,但未來,醫師的要求或醫療業的趨勢一直出現,也不致於措手不及或疊床架屋。」主機轉型靠自己

醫療院所的平臺發展,從專屬系統漸漸走向開放平臺結構,但中間的過程,必須歷經許多考驗,包括PKI、主機轉型……。過去一年,臺大醫院在儲存區域網路(SAN)及骨幹備援機制上提昇許多,系統網路組組長牛春釐表示,主要是為將來「電子病歷」、「影像傳輸儲存」上奠立穩固的基礎建設,在資訊維護方面,致力於提供效率的服務品質。

在不包含應用的軟體建設,由於電子病歷是一條必須走的路,因此,PKI的引進以及文化議題,也待克服。「PKI是電子病歷的底,底子要打好,才能談如何去落實。」陳俊良說。

血庫系統是第一階段完成的主機轉型作業,從IBM創泰公司轉為臺大醫院自己來作。20多年來,臺灣的醫療政策變化甚鉅,現在要將沿用20多年的系統程式全改掉,真是一件大工程啊!「但這是一條必然要走的路。」陳俊良說。臺大醫院為了展現決心,光是在主機轉型的純硬體部分,在93~95年間編列一億臺幣的預算,而93年已經執行的伺服器預算就高達5500萬、網路區域儲存1800萬臺幣。

「主機轉型最大的意義就是要達到院內資訊與醫療的平衡,同時不用受到廠商的限制。」陳俊良說。由於體系過於龐大,臺大醫院所使用的資訊系統很難說找家系統整合業者客製化就可以,「軟體的特殊性太強,看不到委外的好處。」

「IT失敗的案子,大多由『不平衡』引起。」陳俊良不諱言地直指核心,「這種不平衡對內來自與醫師的溝通,對外則是與IT廠商的關係。」他進一步解釋,假設今天醫師提出的需求是要一個「門診系統」,或者是特別的想法,醫師並不會了解設備規格的需求?可行性多高?相關需要配合的措施有哪些?這時,就需要IT人員的評估與執行。

臺大醫院決定自己作主機轉型,也是因為不想再受制於廠商,而且自己做的好處還可以免掉「給錢拿錢」的關係,同時,有利於將來醫師派駐各分院的作業,真正將臺北的醫療水準帶到地方。

為此,資訊室內部也配合主機轉型,做適當的人力調整。目前人力大約維持65~70人,陳俊良說,首要強化內部人員自己維護主機的能力,同時會持續找入優秀人才支援,持續教育訓練。

「今年底,急診系統也會從凌群那裡收回來自己作,而且,我們也預計在96年要把與IBM主機的合約關係結束。」陳俊良說,主機轉型是痛苦的過程,有些醫院在作主機轉型時,因為轉不過去,又轉回原來的舊系統,中間耗費的資源與心力都白費。「臺大醫院不能走回頭路,一定要轉型成功。」陳俊良的語氣與執行的決心相當堅定。

臺大醫院簡介:

臺大醫院創建於西元1895年,院址初設於臺北市大稻埕,1898年遷至現址(現稱為西址),當時還是木造建築。1912年開始進行整建為文藝復興風格之熱帶式建築,於1921年完工,是當時東南亞最大型、最現代化之醫院。

1991年新院區(現稱東址)整建完成,兩院區間由景福地下通過貫連。現今全院有員工四千餘人,病床二千張,每日門診服務量逾6000人次。臺大醫院在2001年e-Hospital上線後,資訊室也開始組織重整,調整業務分組及改善行政效率,以提升作業品質及競爭力。

資訊室則提供臺大醫院在資訊科技方面的服務,綜觀其組織架構,除了主任室由主任、副主任負責辦理行政業務,尚包含四個分組,包括:負責教育訓練及策略研究運用的「教育訓練研究組」、負責應用軟體開發與維護的「程式設計一組」、負責應用系統開發與維護的「程式設計二組」,以及負責主機系統與網路的維護管理的「系統網路組」等四組。資訊室近程的工作目標,就是將大型主機階段性的轉型,從專屬系統轉為開放性作業形式。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