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運與國際快遞等貨運承攬業者,在臺灣有將近1,500家,其中,多數貨運承攬業者在接相關的訂單時,有7成還是採用傳真的方式,4成採用網路,採用EDI(電子訂單交換)則只有25%。
萬泰國際物流資訊管理中心經理李志輝表示,貨運承攬業本身就是一個E化程度較低的產業,許多業者為了爭取生意,往往都是走血流成河的削價競爭路線。
為了避開削價競爭的紅海,萬泰國際物流花了1年的時間,重新打造一個可以彙整各種資料的貨況追蹤平臺,更藉由強化對客戶貨品運送資料的資安保障,讓許多光電、面板等科技大廠,願意將貨物交由萬泰國際物流公司承攬。
臺灣貨運承攬業者E化程度不足
「鈴!鈴!鈴!」好的客戶服務就是在電話鈴響3聲內接起電話,回答客戶的問題。
只不過,對萬泰國際物流公司的客戶而言,打電話來最主要的目的在於想要得知,委由萬泰國際物流所承攬的貨品,目前運送的進度為何?還需要多久時間才能夠送到指定的客戶手中?
這類貨況追蹤的訊息對於許多國際物流公司而言,已經是基本的客戶服務項目,但對於許多臺灣的貨運承攬業者生存的關鍵仍是,如何透過人的關係,幫承攬貨物的不同客戶併櫃、及早出貨,並透過人的關係拉到大客戶。
因此面對客戶貨況追蹤查詢的詰問,都必須再透過客服或業務人員,一通一通的打電話,查到現在貨品的大致位置,以及可能送達的時間,再回報告客戶相關的貨況訊息。
1年多前,萬泰國際物流的客服雖然已經達到一定的服務水準,但在面對客戶相關貨況查詢的需求,仍有不足之處。因為,萬泰國際物流採用分散式的IT架構,不論是臺北總公司、臺中和高雄分公司彼此系統都沒有做整合、各自為政,包括人事系統、應收帳款系統、以及貨況追蹤系統等,每一個客戶的貨況查詢都必須經過至少3~4套相關系統的資料搜尋,才可能查到可能的答案。
「這是臺灣貨運承攬業界的常態,」李志輝說,「光是要查貨品運送進度到哪裡,就是一大挑戰。有些時候,如果承攬的貨品運送方式比較複雜,甚至得花上1天時間,才能夠回報客戶承攬貨品的運送現況。」
這樣的訊息回報速度,當然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加上萬泰國際物流總經理鄭毓文希望能夠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做到客戶隨時可以進行貨況追蹤與查詢。所以,在2007年下半年,萬泰國際物流開始思索,是否可以透過重新架構一個資料交換平臺,對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建立一個能彙整多方資訊的Web平臺
臺灣貨運承攬業者面臨的現實環境就是,海運業者的IT服務廠商不會做空運業者所需的IT系統,加上國際快遞業者缺乏全球一致的共通標準,必須透過各種EDI(電子訂單交換)轉換相關的格式。此外,每個國家,尤其是中國同地區的海關,都有不同的作業方式,例如報關方式,連物品進出港口等級和分類都不一樣,連帶的,報關分類甚至是機場危險物品等級也不一樣。
李志輝認為,臺灣貨運承攬業者面臨嚴苛的現實挑戰,「要試圖改變整個產業的平臺架構很難,要改變企業內部的IT系統架構,也非一蹴可及,」他說:「經過多方評估,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不大幅度改變現有環境下,建立一個可以彙整各方資料的Web平臺。」
這個Web平臺其實就是一套整合式的貨況追蹤系統平臺,把客戶及萬泰國際物流本身各種系統資料匯入。之後,這套貨況追蹤系統又進一步結合電話系統,李志輝說:「現在,只要客戶來電時有顯示電話號碼,客服人員一接起電話,電腦上會直接顯示客戶的相關訂單資料,包含過往的申訴案件記錄,都能清楚完整呈現。」
此外,萬泰國際物流把最熟悉公司企業文化、產業和客戶的資深員工,作為第一線和客戶接觸的客服人員。由於他們非常了解產業、公司以及客戶曾經發生的各種疑問,這也形成,甚至業務人員在外接觸客戶一旦遇到問題,就會馬上回撥客服同仁尋求協助。李志輝說,隨著客服系統和貨況追蹤系統平臺的上線,客服人員也成為某些業務同仁的秘書,這也成為萬泰國際物流的特色之一。
資安承諾讓科技大廠買單
李志輝說:「要讓科技大廠願意將貨物交由萬泰國際物流承攬,只有整合式貨況追蹤平臺還不夠,得到科技大廠的支持,資安的承諾才是關鍵。」更重要的是,能進一步承諾客戶更重視的資訊安全。
客戶委託承攬的貨品、數量,以及運送地點等資訊,都不會讓其他人知道。
萬泰國際物流透過加密軟體保護資料,只要一離開萬泰物流的網域,所有資料都不能開啟。
「2008年9月是萬泰國際物流公司發展的里程碑。」李志輝表示,因為建立了這套能彙整多方資訊的平臺系統,客服系統全面翻新、上線,加上整合電話系統以及資訊安全政策的落實,現在,所有的客戶打電話來查詢包含貨況在內的各種資訊,「萬泰國際物流的客服人員除了做到在3聲鈴響內接起電話,所有的疑問在客戶掛斷電話前,都能獲得完整且滿意的答覆。」他說。
李志輝對於萬泰國際物流下一步的IT發展還有更進一步的規畫,「目前正打造一個3年計畫,在這個平臺上,除了可以把資料匯入、匯出做交叉查詢外,未來還希望能產生一個供公司高階主管參考的商業智慧(BI)報表。」他說。
IT主管學會說商業語言,讓變革獲得高層支持
「這樣的改變,萬泰國際物流在1年內就做到了。」李志輝說,IT一旦要改變,動作其實很快,但IT變革要成功的要件則取決於高層的支持度與參與度。他認為,老闆的背景多數不是理工,要懂IT很難,要公司高層了解IT的遠景與方向在哪裡也很難。
因此,IT主管必須要負責任,把難懂的IT翻譯成老闆聽得懂的商業語言,不論是營運規模、預算、效益產出、連風險也要讓老闆能清楚理解。他說,當IT相關的計畫、時間和成本出來後,連風險也清楚界定出來,當公司高層能夠理解IT未來發展的方向與達到的效益後,總經理便能夠放心授權IT部門主管,對公司資訊E化發展做整體規畫。
李志輝回憶1年多前剛就任時,檢視萬泰國際物流的IT系統發現,公司系統複雜、凌亂且各自獨立,所有的訊息都無法整合。他說,當時老闆曾經問過他一個問題,「如何從既有的資料中得知,公司哪些客戶是常態不繳錢或延遲付款?」因為當時萬泰國際物流無法從既有的資料中,預知客戶的異常行為,只能知道當月或當季正常或延遲付款情況,無法事前得知過往異常付款記錄以進一步採取預防措施。
除了無法掌握客戶的異常付款狀況,當時,「老闆對於客戶的忠誠度、流失率,客戶的產業分布,甚至是客戶流失的原因等,都缺乏以資料為佐證的說法,只能聽信主管們的觀察和分析。」他說,「但這些資訊,若能夠做資料的彙整,便可以藉由資料採礦(Data Mining)的技術得出老闆想知道的答案,」李志輝將系統整合的利弊得失一一分析舉例後,公司高層馬上就知道做與不做可能造成的損失。他說:「因為獲得老闆的支持,他在各種IT平臺建置與系統整合的推動上,阻力相對較小。」
以最小幅度的改變,爭取同仁的支持
所有的IT變革,除了高層的支持,使用者的配合,往往是變革能否順利進行的另外一個重要關鍵。
他說:「因為同仁們已經習慣原本的作業模式,原本都可以默寫的流程,系統一旦改變就得重新適應新的流程,難免對改變產生抗拒,」所以最好的應對策略就是,「以改變最少為原則,」他說:「先解決人的問題,讓人覺得改變是有利的,人就會變成未來推動變革的資源。」
此外,他透過協助解決同仁在工作與生活上面所面臨的問題,進而打破同仁技術主管保持安全距離的心防。「若使用者不告訴IT部門新導入系統的不完美處,又變成人要遷就系統,以往的歷史又重新上演一次, IT變革可能因此未竟全功,」他說,「與人做連結,從不同的連結了解對使用系統者的真實感受,是他爭取人和的最佳途徑。」
李志輝把自己當成一個IT顧問的角色,提供IT專業知識給老闆,並爭取同仁對IT變革的支持。讓萬泰國際物流在1年內改頭換面,有能力跳脫殺價競爭的紅海,他希望,萬泰國際物流的IT會成為客戶和業界可信任的指標,真正做到讓客戶安心、放心。
IT主管也得把自己當成品牌經營
對於萬泰國際物流資訊管理中心經理李志輝而言,學會策略思考是他這兩年來最大的改變。他回憶在取得加拿大國際皇家學院MBA課程的過程中,外籍教授親自來臺授課,每一個課堂案例都是看完故事後,同學和教授開始分析如果是自己面對相同的情況,會有什麼樣的作為。在2年中,經歷無數次的案例研究,每一次的案例研究都讓自己有不同的體會,更學會將IT當作自己的後盾,以策略思考作為武器。
因為深刻體會到案例研究的樂趣,所以李志輝在推薦IT人必讀的書籍時,則推薦了一本《P&G品牌行銷密碼》。他表示,作者戴爾‧達賽爾和歐利嘉瑞探究內幕,把P&G如何創造傳奇產品與品牌個性的故事告訴讀者,並藉由敏銳的觀察力和說故事技巧,把該公司的品牌、策略與領導人物的豐富歷史,完整地呈現出來。
李志輝笑說,這個迷人故事所產生的結果,其實就是一連串的品牌經營秘訣,對品牌管理有興趣的經理人絕不能錯過這本好書。但他也說,IT主管也必須學會把自己當成一個品牌經營,研究品牌管理也會是未來IT主管們必學的技能之一。
李志輝認為,IT 主管必須要負責任,把難懂的IT 翻譯成老闆聽得懂的商業語言⋯⋯讓公司高層能夠放心授權。
CIO小檔案
李志輝
萬泰國際物流資訊管理中心經理
學經歷: 加拿大國際皇家學院MBA。大學畢業退伍後,一路進入工研院及半導體產業領域發展,10年的職場生涯中,從工程師、課長、副理做起,並曾於臺灣某上市半導體大廠擔任資訊中心經理一職多年,直到2007年5月,才轉換跑道,擔任萬泰國際物流公司資訊管理中心經理一職迄今。
公司檔案
萬泰國際物流
●成立時間:1995年
●主要業務:國際海運、空運、國際快遞物流貨運承攬
●總部:臺北市南京東路3段287號7樓
●董事長:王成發
●年營收:40億元
●員工人數:1,000人
資訊部檔案
●部門名稱:資訊管理中心
●資訊最高主管:李志輝
●直屬主管:總經理
●IT預算:1,500萬元
●資訊部門人數:5人
●資訊部門分工:分成資安策略組、網路管理組、系統分析組、程式開發組
IT部門大事記
●2003年:完成公司網頁
●2004年:完成海運系統更新
●2005年:完成空運系統更新
●2006年:總部完成財務系統更新
●2006年:導入客服系統
●2007年:全球集團全面完成財務系統更新
●2007年:導入貨況查詢追蹤系統
●2008年:總部完成集團網路骨幹架構更新
●2008年:導入完成企業資訊安全政策(顧客資料面)
熱門新聞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