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每個家長最關心的資訊就是腸病毒的疫情,小孩上學或出門前,家長都會打開新聞了解疫情,才能決定今天小孩的活動行程。臺北市政府甚至決定每班有3人感染就停課,來避免群聚效應而擴大腸病毒的感染。為了更及時掌握疫情,臺北市衛生局今年開發了一套校園防疫通報系統,只要學校護士(校護)上網填妥疫情通報資料,衛生局就能立即掌握最新的臺北市各區疫情動態,讓疫情管制措施更能及時發揮作用。
臺北市自行開發的這套校園防疫通報系統不只能監控腸病毒的疫情,還涵蓋了各種法定傳染病的資訊,屬於臺北市衛生局公共衛生資訊系統的一環。不只疫情通報,就連現在最熱門的花博展場醫護站的現場情況,臺北市衛生局也都能第一手掌握消息。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在花博展區設置了5間醫護站派駐醫師整天待命,衛生局資訊室自行開發了一套花博傷病患情資通報系統,將醫護站輸入的看診記錄摘要,透過簡訊發送給衛生局相關人員,來了解病患處理和轉診情形。打造這些公衛資訊系統的關鍵人物就是臺北市衛生局資訊室主任林獻堂,他一手推動了臺北市公共衛生資訊化的發展。
臺北市立醫院還未整併為聯合醫院之前,臺北市立療養院是第一家正式成立資訊室的市立醫院,林獻堂就是臺北市立療養院第一位資訊室主任。
他希望透過IT來改善民眾的就醫過程,任職不久就率先導入語音掛號,1990年中網際網路一興起,林獻堂就開始在臺北市立療養院導入網路掛號,成為公立醫院中最早採用者。臺北市衛生局為了發展公共衛生的資訊化,在1997年延攬林獻堂擔任衛生局資訊室主任。
林獻堂進入衛生局以後,他認為,內部資訊化是讓業務流程更順暢的第一步,所以,他開始推動多項e化措施,例如公文電子化、電子郵件和開會無紙化等,並且將原本集中式的主機架構改為主從式的開放系統架構。
因為衛生局各科室的辦公室位置分散,不僅位在市政府大樓內的不同樓層,甚至還包括其他地區的檢驗室,或位於新聞局的疾病管制處等,各科室不論彼此溝通和公文傳遞都相當不方便。
林獻堂先建置內部的VPN網路,讓分散各處的科室連結起來,並且導入電子公文管理系統,省下紙本傳遞所耗費的時間。林獻堂也要求資訊室自行架設郵件伺服器,並替主管添購筆記型電腦,方便各科室人員透過電子郵件和系統上的協同作業功能來討論公務內容,甚至在9年前就做到內部會議無紙化,衛生局是臺北市內部單位第一個達成的局處。
但是,員工人人都有一臺電腦之後,挑戰才開始,多數公務人員從未接觸過電腦,連注音符號都不甚熟悉,要求他們用電腦輸入公文內容是難上加難。林獻堂不斷舉辦電腦教育訓練,甚至從基本的注音符號開始教起,他說:「我最大的成就,是讓一位50幾歲負責登記桌的工友學會用電腦打字,並屆年退休。」透過教育訓練和溝通提升內部員工的電腦能力,才讓IT發揮優化業務流程的功效。
統合10家市立醫院資訊落差,改採同套HIS系統
除了內部資訊化,林獻堂也參與了衛生局下屬單位的資訊化發展,尤其是衛生局旗下10家臺北市立醫院的整併e化。在2005年,臺北市衛生局整併了原本的10家市立醫院,成立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同時也將十家院區共60多位資訊人員,整併到聯合醫院資訊室。
衛生局希望整併後,十家院區改採同一套醫療資訊系統(HIS)系統,無論病患在哪一家院區看診,系統都可以匯整同一位病患的病歷資料。不過,這項整併難度很高,因為各院區原本的HIS系統分別由不同廠商建置而成,涵蓋了5種資料庫和3種不同的作業系統,包括UNIX、Windows、Linux。再加上而且各院資訊化落差懸殊,資訊人力也參差不齊,這些狀況都加深了院際系統整併的難度。
林獻堂表示,整併過程中,衡量了導入的成本與效益,包括經費、人力和布建速度等因素,「不一定要選擇最好的系統,而是要選擇能達到最大效益的系統」。後來,院區主管與政府部門決定,十家院區統一導入衛生署署立醫院採用的HIS系統,署立醫院也同意,導入時不必再付授權費用,來降低導入新系統的成本。
聯合醫院成立後,院內資訊系統改由聯合醫院資訊部門接手,不僅培養專屬的資訊人力,而且衛生局也退居為聯合醫院的監督單位,負責提供指導與政策方向。
最初導入的署立醫院HIS逐漸不敷使用,難以因應健保制度與業務需求的變化,所以,聯合醫院2年前開始自行開發新一代HIS系統,目前已經完成門診、住院、急診管理系統,陸續也會開發出健康檢查、護理站、醫療檢驗等系統,今年已在資訊部門所在的中興院區進行測試,預計明年3月導入第二家院區,預計一年內,十家院區將全面導入新一代HIS系統。
以北市家戶健康管理系統,掌握70萬戶市民健康資料
逐步改善了衛生局內部資訊化架構時,林獻堂也開始推動臺北市公共衛生資訊化。從2001年,開始建置市民公共衛生資訊系統,來服務全臺北市260萬名市民。
原本在臺北市各區衛生所(也就是現在的健康服務中心)已經建置了門診電腦系統,衛生局希望能進一步做到家戶的公共衛生服務,以戶為單位來提供健康服務。
為了提供這項健康服務,衛生局必須先蒐集臺北市70萬戶市民的健康資料,派出護理人員在全臺北市逐戶訪視,調查相關生命統計資料,如醫院就診人數、某項疾病的病患個數、死亡時所感染的疾病等。透過這些統計分析數據,來了解市民健康狀況以推行衛教宣導和衛生防範政策。
林獻堂也建置一套家戶健康管理資訊系統來協助護理人員蒐集資料,初期先從5種疾病統計資訊的蒐集開始,例如腦血管疾病、各種癌症等。後期逐漸以人為系統發展的核心,針對服務對象建置完整的歷程資訊,讓護士訪視前可以先做功課,了解訪視對象需要哪些服務。並且針對重點照顧的個案類別,例如獨居老人、原住民等,建置各種類型的個案訪視系統,現在已經擴大到十幾個個案訪視系統,一方面協助護士管理個案訪視的資訊,另一方面也產出訪視服務的相關報表,提供健康管理處稽核服務品質之用。
2008年時,臺北市開始推動市民健康卡,更進一步以個人為單位來提供健康服務,透過集點活動的方式,鼓勵臺北市民定期接受各項衛生署提供的健康服務和衛教活動,例如預防注射、癌症篩檢,網路掛號、健康講座等。
去年也開始提供遠距市民照護服務,在全市設立500個居家型、社區型及機構型的遠距照護站就近提供健康照護,目前已有六千位使用者。
今年底,衛生局更推出網路版遠距健康照護服務,開放500位臺北市民以自然人憑證或網路市民帳號來申請,除了個人健康諮詢、預防保健、醫療轉介、遠距衛教與照護等服務之外,申請者每天量測血壓後,還能透過連線的血壓計與中繼閘道器設備,將量測數據自動傳回衛生局的市民健康生活照護系統,由該系統分析生理量測數據與健檢資料,並產生統計圖表,林獻堂表示,明年還將推出行動版健康照護系統,讓市民用手機登入系統。
林獻堂表示,這些公共衛生資訊系統,未來都會變成國民健康資料庫,對臺北市而言就是市民健康資料庫,累積了市民個人健康資訊以後,可以提供歷史資料的軌跡,協助市民進行健康管理,還能依據不同業務需求,隨時提供不同的資訊服務系統。
IT主動出擊,因應政策業務需求
不過,他也坦言,地方政府推動資訊服務和中央不同,最大的挑戰是「資訊部門要能快速應變。」每年業務會因首長需求不同,而推出不同的政策服務。地方機關的資訊部門要在最快的時間推出服務。
但是,「若要等到首長提出要求,資訊部門才參與政策業務的推動,那就來不及了。」林獻堂打造的服務每每都能在1年內完成,甚至能隨時因應政策需要而調整系統或提供新服務,例如花博傷病患情資通報系統就是快速推出的服務之一。
林獻堂快速應變的秘訣是「IT要主動出擊,在政策形成過程中就參與。」任何關於衛生局政策制定的會議,林獻堂都不會錯過,包括衛生局的晨會、主管會議、局務會議、健康中心主任會報等,在政策點子浮現,共同討論的過程中,他就開始思考如何利用IT來協助政策推展,達成政策需要哪些IT計畫和準備。等到政策確定,衛生局資訊部門已經做好系統建置的規畫,甚至完成部分開發工作。
此外,林獻堂也會深入了解各單位的業務需求,考量如何以最經濟的方式,透過IT來協助業務流程的推展,他認為:「政府的IT部門要以業務需求出發,調整資訊人員的角色來協助業務推展,否則容易曲高和寡,開發了系統卻很少人使用,反而浪費開發成本。」
另一方面,林獻堂也在資訊部門培養自己的開發人力,在11位資訊人員中有2成具備自行開發能力,不需完全仰賴廠商,而能夠自己掌握核心技術,「培養獨立開發的能力,這樣才能具備隨時調整的彈性與自主性。」他說。只有大型專案才委託廠商建置,來解決技術層面的問題,再由衛生局資訊室擔負廠商與使用者之間的溝通者,同時掌握IT技術,也了解變動不斷的業務需求。
林獻堂說:「資訊部門不能被動,一定要主動,而且在政策形成過程中就要參與。」一般健康教育常講的觀念是預防勝於治療,林獻堂也同樣採取了防患未然的觀念,替IT策略布局,創造因應首長政策不斷推陳出新的IT應變能力。
臺北市衛生局資訊室主任林獻堂認為:「資訊部門不能被動,一定要主動,而且在政策形成過程中就要參與。」
CIO小檔案
林獻堂 臺北市衛生局資訊室主任
學經歷:
臺北大學(前為中興法商)統計系畢業,畢業後先在業界待了2年,曾開發螢幕產生器、圖書管理系統、薪資、MRP系統等。1987年進入公務人力發展中心。1991年進入建設局參與工商管理系統的調整。1993年進入臺北市立療養院,擔任資訊室首位資訊主任。1997年進入臺北市衛生局,目前擔任該局資訊室主任
機關檔案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 成立時間:1967年7月
● 員工數:約664人
● 局長:邱文祥
● 網址:www.health.gov.tw
●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
● 主要業務:掌理推廣健康管理與保健業務,包括推動在地化健康照護、建構健康防護網、安全消費環境、建立衛生醫療合作網絡、協助聯合醫院成為社區醫學中心、營造健康生活圈等業務事項。
資訊部檔案
● 資訊部門最高主管職稱:資訊室主任
● 直屬主管:臺北市衛生局局長
● 資訊部門人數:11人
● IT預算:每年約1,500萬元
● 資訊部門分工:開發2~3人,主機與系統維護1~2人、行政資訊1~2人
IT部門大事紀:
● 1997年:臺北市衛生局電腦化,將集中式架構改為主從式
● 2001年:建置12區健康服務中心的市民公共衛生資訊系統,及衛生局電子公文管理系統
● 2003年:整合臺北市立醫院十家院區HIS系統
● 2005年:將10家臺北市立醫院整併為聯合醫院
● 2008年:推動市民健康卡
● 2009年:推動遠距健康照護服務
● 2010年:推出校園及公部門防疫通報系統與網路版遠距健康照護系統
● 2011年:計畫推出行動版遠距健康照護系統
熱門新聞
2025-01-02
2024-12-31
2025-01-02
2024-12-31
2025-01-02
2025-01-02
2024-12-31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