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駭客組織 | Silence | 惡意程式 | 木馬程式 | FlawedAmmyy | 金融業 | 資安

俄羅斯駭客組織攻擊全球30國銀行掠財,台灣為亞洲首要目標

今年有30多個國家金融機構的工作站,遭駭客組織Silence的惡意程式感染,這個組織也和今年6月一個跨洲感染遠端存取木馬程式有關

2019-08-22

| 國家級資安戰略 | 金管會 | F-ISAC | 資安 | 銀行 | 金融業 | CERT | SOC

【全面盤點國家級資安情報力:金管會打造F-ISAC】F-ISAC預計2021年開始針對會員收費

由金管會推動的F-ISAC(資安資訊分享及分析中心),不只提供情資,還針對ATM及SWIFT提供教育訓練,並主動提供重大國外金融犯罪情資,預計今年底要完成F-CERT的建置,會整合在現有F-ISAC平臺中

2019-08-09

| 金管會 | 金融業 | 委外作業 | 雲端服務

銀行資料上雲端,金管會准了!符合條件境外公雲也能用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強調,委託雲端服務業者處理的客戶資料以及資料儲存地,要以我國境內為原則。若是資料儲存地位於境外,得遵守三項規定辦理。

2019-06-27

| 互聯網金融 | 金融業 | 中國農業銀行 | 微服務架構 | 業務中臺 | 數據中臺 | 數據孤島 | 雙模IT

全球第三大的中國農業銀行如何數位轉型?擁抱微服務打造業務中臺是關鍵之一

曾在中國10年,擔任微軟大中華區總部擔任開發平臺總監的胡德民,親眼見證網際網路金融對傳統金融業帶來的衝擊,他是如何為中國大型金融企業轉型?又給傳統金融業者什麼建議?

2019-05-17

| 甲骨文 | Exadata X8 | 機器學習 | 雲端 | 金融業

隔了2年,甲骨文發表最新一代資料庫一體機Exadata X8,支援ML自主資料庫

甲骨文日前發表最新第9代一體機Exadata X8,在硬體規格上,與2年前釋出的上一代X7相比,儲存容量增加了672TB,達到2,325TB。在軟體方面,Exadata X8支援了今年2月剛上市的甲骨文自主資料庫(Oracle Database 19c),結合當紅的機器學習,內建多種演算法和模型,可直接於資料庫內訓練AI模型,不必來回搬移資料。

2019-04-12

| FinTech周報 | 行動身分識別 | 金融業 | 台北富邦銀行 | 一鍵調額 | 純網銀 | 凱基銀行 | AI預測模型 | IT周報

Fintech周報第93期:不只政府機關,金融業也要攜手臺網公司推線上身分驗證

臺灣網路認證公司的TWID身分識別中心,去年與五大電信商簽約,推動Mobile ID(MID)行動身分識別服務,讓用戶憑手機門號,就能通過實名身分驗證。臺網公司近期開始要與金融業合作,包括玉山銀行、台新銀行、新光人壽、遠東商銀,都表示將與臺網公司合作,研擬導入行動身分驗證機制,打造多元數位金融服務。

2019-04-02

| FIDO | 身分認證 | 金融業

【線上服務登入將可免記密碼】新型網路身分識別崛起,提升金融與政府服務安全

在FIDO身分識別技術應用與發展趨勢中,生物辨識與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結合是一大焦點,國際間有不少行動銀行採用,而政府部門也有應用實體安全金鑰,進而強化身分驗證的案例

2019-02-05

| Open API | 金融業 | 數位轉型

【2018關鍵趨勢5:金融Open API】歐洲帶頭「開放」銀行大門,Open API成銀行數位轉型新關鍵

歐洲的PSD2規範促成金融機構朝向開放邁進。而IDC也預測2018年,全球的先進銀行中,將有一半會開放至少5項API

2017-12-30

| FinTech | AI | 圖像辨識 | 機器學習 | 詐欺偵測 | 金融業 | 保險業

PwC大中華區首席資料科學家揭露金融業4大AI成熟應用

PwC大中華區首席資料科學家姚遠表示,目前AI技術在金融業較成熟的4大應用是對抗詐欺風險、管控經營風險、消除風險和精準行銷。

2017-10-20

| IBM | 金融業 | 駭客攻擊

IBM:金融服務業是2016年最常遭駭客鎖定的產業

相較於2015年,2016年金融服務業遭網路攻擊的次數成長了29%,資料外洩的規模超過2億筆,較2015年成長937%,但規模不及資通訊、政府等產業。

2017-04-28

| FinTech | 資誠 | PwC | 金融業

資誠調查:全球8成金融機構要跟Fintech成為合作夥伴

金融業與Fintech化敵為友,有8成金融業者都在尋求跟Fintech新創合作,更要在3到5年內建立更多合夥關係

2017-04-22

| 金融科技 | 金融業 | 銀行 | 銀行公會

銀行業活化數位金融3焦點:生物辨識、視訊開戶及上雲端

金融科技正夯,銀行業也積極備戰,投入多項技術研發,包括生物辨識、視訊開戶、開放API等,更熱烈討論擁抱雲端的可能

201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