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與法國聯手建立歐盟雲端資料基礎設施,以降低對AWS、微軟與Google的依賴
有鑑於雲端服務市場主要由美中二國廠商把持,GAIA-X專案計畫要替歐洲各國、企業與民眾建立新一代資料基礎設施,以降低美中衝突可能引發的風險
2020-06-05
| 科技防疫 | 社交距離App | 健康回報App | 超前部署App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臺灣以「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傳播的情境」超前部署,推出社交距離App以及健康回報App兩款防疫App,其中,社交距離App不登入、不註冊、不上傳並符合GDPR個資規範;健康回報App只要一個App,就可以貫穿所有入境檢疫系統、防疫追蹤系統、採用GPS定位電子圍籬3.0系統到AI健康回報系統
2020-06-01
| FIDO | 綜合所得稅 | 行動身分識別 | Taiwan FidO臺灣行動身分識別 | T-FidO App
近年FIDO身分識別技術在臺的應用,政府與金融業都有,像是今年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新增Taiwan FidO臺灣行動身分識別,讓民眾能利用手機免輸入帳密登入政府服務,如今繳稅期限已過一半,已有1萬2千人使用。
2020-06-01
武漢肺炎疫情5月底依舊肆虐全球,但臺灣已逐漸走出疫情回復日常,臺灣抗疫成果亮眼,不只揚名國際,更有十多國政府紛紛探詢,就是想要借鏡臺灣科技防疫的成功關鍵
2020-06-01
臺灣有效控管武漢肺炎疫情,善用各種科技工具,打造有效的資訊系統,也讓臺灣可以維持四十多天國內沒有本土案例的抗疫成績
2020-06-01
【科技抗疫實例:工研院】靠AIoT改良紅外線體溫量測準度,不只政府自用還開放技轉
工研院開發出紅外線熱像儀體溫量測校正技術,除了已經部署到國內超過40個機關單位中,更要與廠商合作技轉推廣
2020-06-01
| 北醫附醫 | 工研院 | 高風險照護零接觸 | 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臺 | 科技防疫 | 武漢肺炎 | COVID-19
【科技抗疫實例:北醫附醫、工研院】4關鍵科技實現高風險照護零接觸,本土先實證再搶攻海外需求
為了減少疫情期間醫病接觸可能帶來的傳染風險,北醫附醫聯手工研院整合遠端感測技術,自動將病患生理數據拋送到儀表板來監控
2020-06-01
| 美國自由法案 | USA Freedom Act | 監控 | 瀏覽紀錄 | 搜尋紀錄 | 個資 | 隱私
《美國自由法案》修訂版讓FBI不需搜索票就能存取民眾搜尋與瀏覽紀錄,遭Mozilla及Twitter等業者公開反對
Mozilla、Reddit及Twitter等業者發表公開信,指出使用者的搜尋與歷史紀錄是私人生活的詳細訊息,應受到法律保障,不應讓情報組織無限制地蒐集民眾通訊紀錄
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