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年之久,10月底英特爾舉行年度用戶大會,透過這場名為Intel Innovation 2021的線上發表會,該公司希望在此重申他們回歸以開發者為本的草根精神,強調對於整個社群的承諾,並將採取開發者優先(developer-first)的策略,以此囊括、繼續推動軟體與硬體的發展。

於是,他們聚焦在四大主題:無所不在的運算、雲端至邊緣的基礎架構、廣泛的網路連結、人工智慧。因此,這場活動的序幕,就以這幾年英特爾主打的OneAPI來揭開,大談最新發展近況,接著,該公司執行長Pat Gelsinger再次提起新一代垂直整合製造模式(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ing,IDM),也就是眾所皆知的IDM 2.0戰略。

Pat Gelsinger也試圖證明摩爾定律依然健在(alive and well)。他強調,英特爾不只是持續發展,在下個十年將發展得更快,甚至超越摩爾定律,將成長曲線變得更陡峭,換言之,目前以每兩年成長一倍的電晶體容量擴增速度,未來可望再進一步提升。他強調,英特爾將努力不懈,直到這個摩爾定律週期表用盡為止。

隨著,英特爾也正式發表第12代 Core處理器,展示場景也彷彿每年臺北國際電腦展他們舉行的主題演講,呈現相關的個人電腦性能突破,同時,也針對他們發展的第一代獨立GPU:Intel Arc(代號Alchemist),呈現Xe超取樣(XeSS)技術的成效,並首度公開展示Deep Link技術,讓獨立GPU與英特爾CPU內建的GPU(Iris Xe graphics),能夠彼此進行協同運算(Cooperative Computing),並且透過視訊轉碼(Transcoding)的作業,來突顯Deep Link能帶來4.5倍的效能。

在資料中心基礎架構應用的解決方案上,英特爾提到他們正在發展的ASIC基礎架構處理器(IPU),也宣布Google Cloud將與其合作,共同設計專用的程式開發套件IPDK。

同時,英特爾也在此展示智慧型交織網路Intelligent Fabric架構。這當中不只搭配IPU,也納入支援P4程式語言的智慧型交織網路處理器(IFP),亦即英特爾將發表的Tofino 3(相關技術源於英特爾2019年併購的Barefoot Networks),此外,還包括開發軟體Intel P4 Studio,以及網路監控軟體Intel Deep Insight Network Analytics Software,以便實現更細微的網路效能偵測。

這種新型網路管理技術,英特爾稱之為頻內網路遙測(In-band Network Telemetry),能察覺僅持續極短時間(例如20微秒)的微型暴衝流量壅塞(micro burst congestion),英特爾表示,過去必須要以每秒送出5萬個探針的方式,才能捕捉到這樣的活動,而現在有了頻內網路遙測,可以讓這些網路設備擷取到發生1奈秒的網路事件,並直接向管理軟體通報這類問題與發生位置,大幅提升精準度,有利於更快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這些設備都具有可程式化特性,因此可依照用戶需求來塑造其功能,以雲端服務業者而言,可針對自家網路環境的維運需求,發展出專屬的負載平衡與流量壅塞控制演算法。

關於這方面的應用趨勢,Pat Gelsinger預言,網路正在變「軟(軟體化)」,英特爾正在促使網路環境趨於雲端化(cloudify),同時,也會將整個IT產業縱向的垂直分層──原本是由底層往上發展,依序是指令集架構、系統硬體、系統軟體、應用程式堆疊,如今將轉為橫向的水平分層,以此重新支撐新的應用需求,而這樣的組成架構變革,同時,也正是當前雲端資料中心的模塊建構方式。

英特爾副總裁暨網路與邊緣事業群總經理Nick McKeown認為,未來我們面對的會是具有完整可程式化能力、而且是真正開放的網路環境,能讓開發者以軟體的方式進入這個世界,英特爾也看到整個網路基礎架構的發展,正走向從硬體脫離、進而深入軟體的局面,而且,主導權將會回歸到掌控與維運網路的軟體開發人員身上。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