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最近讀的一本財經書《IKEA的真相》為例,來談為何認清一位作者的發言位置是重要的。

本書作者約拿史丹納柏(Johan Stenebo)曾任職IKEA二十年,最特別的經歷是曾任IKEA創辦人坎普拉的個人助理,以及派駐英國里茲的店長。就資歷與位階上來說,史丹納柏並不顯赫,但是卻給了史丹納柏一個獨特的觀察企業的角度,也是我覺得這本書最有看頭之處。

首先,對於有心進軍零售業的人來說,史丹納柏提供了許多珍貴的第一手資訊與見解。大老闆出的書經常具有較為全面性的關照與視野,但是這類書往往也容易流於空泛,我們知悉了這些企業的偉大成就,卻很難掌握這樣的成就究竟是如何達到的。特別是,當老闆的人通常對於「營業機密」範圍的認定要遠大於員工,要從他們口中聽到扎扎實實的具體「最佳實踐」並不容易。圈外人或許有深入挖掘一家企業的企圖心,但是圈外人寫的書的主要問題,則是這些人(記者、管理顧問、財經書作家等等)對於產業的認識不深,僅靠有限的採訪次數或是次級資料編寫,不免有隔靴搔癢之感。

在《IKEA的真相》這本書中,史丹納柏詳細描述了IKEA如何做產品規劃、賣場設計與布置、運用低價產品作為行銷手段、以及供應鏈管理的諸多問題如何造成缺貨現象等等,都是非常難得而於實務上相當有用的資訊。尤其作者講故事的能力不弱,讀來不會像管理個案般沈悶乏味。

作為一個大型企業的中階經理人,就跟其他有企圖心的中階經理人一樣,對於企業應該如何如何可以更好,他們有很多話要說。但是從他們的有話要說、有志不能伸的委屈中,我們也看到了很多中階經理人的侷限──對問題缺乏宏觀而整體的視野。比方說,史丹納柏認為,IKEA沒有及早進入中國內陸地區,尋求更低成本的生產基地,而是流連戀棧中國沿海城市,是駐當地的經理人懈怠失職、不夠積極的結果。但是台灣具有中國經驗的工作者應該很容易就可以發現,這種評斷實則失之草率。中國內陸地區早期的基礎建設相當匱乏,即便最是逐低成本而居的台商也是到了晚近十多年間才大舉進軍,史丹納柏在全無中國經驗的情況下,以後見之明來反推IKEA去得太晚,實在是一種欠缺歷史關的看法。

財經管理書多半不會艱澀難懂,但是要「讀好」一本財經書也絕對不是一件簡單之事。因為一本財經書背後的權力關係,往往比我們理解的還要複雜。企管顧問想先賣你觀念,再賣你產品與服務,所以他們寫了書;大老闆想為自己形象加分、為企業打廣告,所以他們寫了書;記者想搭趨勢浪頭的便車,將故事轉換成影響力與現金流量,所以他們寫了書。人們為何而寫書,決定了他寫了怎麼樣的一本書。

所有類型的書或多或少都是這個樣子的,但是財經書尤然,因為財富之所在,也就是權力關係之所在。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