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個引進新觀念相當快速的國家,歐美日流行的新知識或新方法,通常不用太久時間、甚至同步就會在臺灣得到廣泛的重視與討論。在資訊科技領域,之前風行雲端,現在大家談大數據。
但我們其實不難看出來,最熱衷積極推廣這些概念的,經常都是相關的設備製造商,或是企管顧問業者。原因無他,有對新觀念的焦慮,才有更新設備或是持續進修的需求,不足為怪。
當然我們也不需要很酸腐地說,因為背後有這樣的目的,這些概念就毫無價值可言。在人類社會中,當比例甚高的人相信這是個趨勢,這也就將成為一個真正的趨勢,這也是先進強勢國家在產業發展上的先天優勢之所在。
我們真正要注意的,其實是要避免機器或軟體買了、高價課程也上了,除了趕上趨勢的自我感覺良好以外,對個人或是企業卻是一無所獲的窘境。而這種情況其實很常發生(如果不是常態,就算很幸運了)。
這類憾事之所以一再重演,關鍵因素在於,除了這些設備與新知以外,臺灣在地的其他條件未必能配合或鑲嵌到這些新觀念得以落實的情境之中。像是雲端的概念,沒有一個賣雲端設備的廠商會告訴你,雲端的特性既然是資訊集中而得以共享,這世界也就不需要太多朵雲。既是如此,為何資源不足名號不響的第三世界小廠商,能夠在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競爭中勝出呢?美國業者可行、能獲利的,臺灣業者不一定能比照辦理。
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動力學實驗室(MIT Human Dynamic Lab)主任潘特蘭(Alex “Sandy” Pentland)所寫的《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書摘請按此)談的是大數據,但他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沒有深刻的社會分析能力為基礎,再強的資訊應用能力也是枉然。
潘特蘭在這本書中的核心概念是,各種網路與資訊科技工具能從人類從事網路或實體世界行為時所掉落的麵包屑中,找出人類因互動而產生的種種「意念流」。意念流是一種大於個體思維與智慧的東西,是人們相互模仿與學習的結果,人類組織的昌盛或是衰亡,都與意念流的趨向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大數據之為用,在潘特蘭看來,就是為了分析意念流在人類社會的分佈與流向,如果我們掌握了意念流,也就掌握了社會趨勢的變化,以及個體的意志與偏好的形塑過程。
這本書有深厚的社會分析為基礎,充分展現了美國頂尖學府跨學科整合的研究能力,是臺灣奢談大數據應用非常欠缺的面向。潘特蘭作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自然也沒有機器設備要賣,沒有促銷大數據相關設備的需求,也就更能持平地看待大數據對解答人類問題的能與不能。
但此書實則脫胎自潘特蘭的相關學術研究,內容不是那麼親切可口,讀者可能需要更多一點耐心才能讀完此書。事實上,英文原著的書名為《社會物理學:好主意是怎麼傳播的—從一門新科學學到的事》(Social Physics:How Good Ideas Spread—The Lesson from a New Science)更貼近書的內容與寫作風格(有點硬梆梆的,不像通俗讀物),作者也算不上是講故事的能手,因而這本書似乎在臺灣的書市被埋沒了。
我在此向對大數據概念感興趣的讀者推薦這本書,這是一本有料的書。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3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