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開放銀行關鍵第一步
財金開放API平臺正式上線,23家銀行率先加入,臺灣開放銀行終於踏出實際的第一步,下一階段開放消費者資料查詢,將帶動個人化金融服務的創新,如何繼續前進,邁向開放保險、開放證券,甚至是開放金融,接下來更是關鍵
財金開放API平臺正式上線,23家銀行率先加入,臺灣開放銀行終於踏出實際的第一步,下一階段開放消費者資料查詢,將帶動個人化金融服務的創新,如何繼續前進,邁向開放保險、開放證券,甚至是開放金融,接下來更是關鍵
Open API不只是單向地,將銀行的資料釋出給TSP業者而已,TSP開始成為引導顧客消費更多銀行商品的導購平臺,甚至可以成為消費者使用不同金融服務的新入口。TSP將更多顧客和商品消費需求,透過Open API帶進了銀行,開放銀行雙向互惠的效益,開始在臺灣發酵。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表示,因第一階段不涉及個資,所以,第一階段的自律規範僅有簡要的爭議處理方式。但到了第二、第三階段,因涉及消費者個資,一旦發生嚴重外洩事件,一套對應處理機制就相當重要。所以,接下來的自律規範版本,將會提出更細緻的作法,包括爭議處理機制在內。
作為Open API技術與資安共通標準的制定者,以及「開放API開發者平臺」建置與營運角色的財金公司,如何看待開放銀行的下一步?財金自身又要如何改變IT體質,來迎接未來Open API平臺的發展?
政大國際產學聯盟營運長王儷玲觀察,臺灣在Open Banking這條路,應該可以走得比國外更為穩健,先從銀行開始,未來應逐漸拓展到投資、資產管理以及保險,從Open Banking走到Open Finance
參與銀行包括英國9大銀行和數十家小銀行,超過300家TPP業者,參與消費者超過2百萬人,開放API呼叫總次數已破1億次
未來,銀行並不會消失,而是透過Open API的方式,與科技業者串接,讓銀行的金融服務,可以隱身在各種數位平臺上,直接提供服務給消費者
作為財金開放API研究諮詢小組召集人,國泰世華銀行資訊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王志峰,如何看待這波開放銀行各家的腳步與整體趨勢,國泰世華本身又是如何轉換自家IT體質,更大力擁抱Open Banking?
臺灣金融業Open API先行者之一的中國信託,在面對大環境的變動下,該如何調整原有腳步,在開放API的戰略上,又有哪些盤算與布局?
台新預見未來API數量將越來越多,已在今年6月上架自家的API管理平臺,採用的是微服務與容器架構,確保它的擴展性。此外,台新金控資訊長孫一仕更揭露開放銀行下階段,法規面上兩大需突破的關鍵,包括個資法與身份驗證,而銀行如何去審核TSP的資安,也是現階段急需討論的重要議題
在數位金融新世界,消費者不一定非要找知名銀行,或分行數量多的銀行來,銀行得從四個角度來思考數位轉型,擁抱開放銀行,正是華南的轉型關鍵戰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