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出的「iThome 2011年IT人大調查」,是我們第二年製作IT人大調查這個題目。去年的調查,有效問卷超過1,300人,今年則有2千4百多人參與調查,有效問卷超過1,800人,可說是臺灣最大規模的IT職場大調查。

而且,今年的1,819份有效問卷中,調查樣本完整涵蓋了IT人的三大族群:基層資訊人員、中階主管以及資訊部門最高主管;其中,基層資訊人員占58.5%、中階主管占27.1%、資訊部門最高主管則占12%。

從年齡的分布來看,在有效樣本中,20歲世代(20歲至29歲)占16.8%,30歲世代占51.9%,40歲世代占26.2 %,50歲世代則占4.6%。所以不論是職務或是年齡分布,在取樣上都有代表性,因此,透過這次的調查,可望將臺灣IT人的面貌描繪得更清楚。

今年我們對於IT人的能力分析,也有了新的作法。我們以兩種方式來評估IT能力完整的構面,第一種方式是將IT人工作所需的知識分成IT能力、產業知識、經營管理知識等三部分,請IT人評估分配在這三個部分的比重,最後得出的整體平均是:47.8%分配在IT能力,28.4%分配在產業知識,23.8%分配在經營管理的知識。進一步比較資訊部門最高主管、中階主管、基層資訊人員的分配比重,則可發現不同職務的知識分配有所不同。

第二種IT能力評估方式,是把IT人所具備的技能分成5個構面:

1. 特定IT技術(如特定程式語言、網路環境、ERP)

2. 一般IT技術(如資料結構、程式設計思維)

3. 系統開發整合(如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專案管理、開發流程)

4. 一般商管知識(如財務、會計、行銷、問題解決能力)

5. 特定產業知識(如各垂直產業的領域知識)

這5個構面依序由左至右排列,分別是:特定IT技術、一般IT技術、系統開發整合、一般商管知識 、特定產業知識。左邊是靠近IT技術能力,右邊則是靠近用戶端知識。

我們請IT人自我評估在這5大構面的能力表現,從結果就可以看出不同職務所呈現的不同曲線。

資訊部門最高主管的能力分析曲線,是一條往右向上延伸的斜線,代表特定IT技術能力是最弱,系統開發整合、一般商管知識、特定產業知識的知識則較強。

中階主管的曲線,大致上是一條水平線,只有在一般商管部分較弱一些,代表5個構面的能力不相上下。但跟資訊部門最高主管比的話,則最高主管自評能力較高。

基層資訊人員的曲線,則呈現向右下傾斜,而且中間呈凹陷狀。這代表IT基層人員的IT技術能力較強,但系統開發整合、一般商管、特定產業知識較弱,尤其一般商管知識比其他來得弱,因而呈現中間凹陷狀。

根據這兩種能力分析的結果,IT人可以把自我評估的結果逐一比對,即可看出自己與同儕或不同職務之間的能力差異。

最後,簡單摘要幾個今年調查的結果。其中,IT工作滿意度56.2%,比起去年有微幅提升,不過薪資滿意度則只有37.5%。而IT人的平均年薪是70.76萬元,平均調薪幅度是3.95%,年終獎金平均是1.85個月。其他更詳細的資料,請見「iThome 2011年IT人大調查」特別報導

吳其勳/iThome電腦報周刊總編輯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